《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教学设计武威十五中学黄军山课题名称《政治生活》第四课: 《权力的行使:需要监督》科目思想政治教学对象高一八班实施者黄军山课时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在上一课《政府的权力:依法行使》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政府规范行使权力,需要完善监督机制。本课主要讲述政府的权力接受监督的必要性、接受监督的意义、接受监督的途径以及政府接受监督的“阳光工程”。对“政府权力接受监督的必要性”,需要从国家的性质、政府的性质、政府的宗旨和活动原则以及权力是双刃剑认识。对“政府接受监督的意义”,需要从对政府决策、提高政府水平和效率、反腐倡廉、造福于民提高政府威信四个方面理解。对“政府接受监督的途径”需要从完善监督机制和我国的监督体系两方面把握。对“阳光工程”需要从含义、目的、意义等方面把握。本节课围绕对政府监督的原因以及监督的途径这一重点和难点问题展开,教学活动要运用多媒体课件,通过案例分析创设情境、学生合作探究等方式突破重点和难点。本课重点: 对政府进行监督的原因和监督途径。本课难点: 对政府监督的必要性。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对政府权力监督的必要性和意义;认识建立健全制约和监督权力的机制和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了解“阳光工程”及其意义。2、能力目标:学会辨证地观察问题、认识问题。例如,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权力,正确运用权力可以造福社会,滥用权力可能滋生腐败。提高归纳与分析的能力。例如,归纳监督政府权力的若干途径。分析政府接受民主监督的重要意义,分析建立健全权力监督机制的内涵等。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权力的两面性,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念。认识人民监督政府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培养积极参与民主监督的政治素养。了解相关加强和改进政府工作的信息,体会我国政府接受人民监督的意义。三、学生情况分析高一学生涉足社会较浅,特别是直接与政府的行政方式和行政方法接触相对较少,加上学生辨别能力不强、思想容易极端化,容易对政府工作产生片面看法。本框题围绕政府权力为什么要监督、怎样监督所涉及的都是理论性较强的问题,学生理解它有一定的困难。这些问题初中教材涉及较少,不过第二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第四框《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从公民角度讲到民主监督的方式和意义,可以通过回顾旧知识、迁移旧知识达到对新知识的学习。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教学方式:合作探究,激发学生的兴趣;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