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 魏克龙 信任大多数刺刀的爱好者都听说过沙俄元帅苏沃洛夫的那句话:“子弹是笨蛋,刺刀是好汉。”他是沙俄时期杰出将领和军事理论家,这句话出现在其著作《制胜的科学》(1806 年苏兹达尔出版社出版)中。诚然,俄罗斯陆军是世界上最早几个装备锥形刺刀的国家之一。在接近四百年的列装历史当中,锥形刺刀几乎成为了俄罗斯陆军骁勇灵活、坚持不懈的代名词。 在俄军历史上出现过像苏沃洛夫元帅这样对刺刀和拼刺技术极度推崇的将领,以至于在前膛枪的时代,欧洲战场上很少有军队能和俄军在白刃战上有过胜绩。例如第 6 次俄土战争中的雷姆尼克战役,2 万俄军趁夜冒雨突袭 10 万土军,在武器装备相对落后的情况下以大炮加刺刀的方式打了美丽的胜仗。但到了 19 世纪中后期,伴随着火器的长足进展,爆发白刃战的概率越来越少。因此全世界主流国家都将相对原始的、专门用于刺击的锥式刺刀改为多用途的剑式刺刀。 沙俄时期的探究 从 17 世纪末期开始,沙俄陆军开始为步枪列装一种插进枪管中,用于刺击的三棱刃锥式刺刀(目前的藏品多在圣彼得堡的一些博物馆当中)。 但是这种刺刀仅仅只能算是步枪的一种配件,不能够拆下后单独使用。这种三棱刃的锥式刺刀伴随着俄军渡过了 17 世纪至 19 世纪。在那时候,由于火器进展不够成熟,射程和射速等都严重不足,战斗往往是由齐射之后的白刃战结束的,因此这些刺刀的使用频率较高。这种功能单一且相对固定的锥式刺刀也就在沙俄军队中一直存在下来。 19 世纪中后期,伴随着定装弹后膛枪的进展,步枪的火力有了长足的进步,刺刀在陆战当中的地位有所下降。因此欧洲各国军队开始将传统的功能单一、只能用于拼刺的錐式刺刀换装成多用途的剑式刺刀。这种新式的刺刀平常可以取下挂在腰间,当做日常刀具使用。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由于俄军事工业落后于欧洲主流国家,导致步枪在火力、射程以及射速等不能与欧洲新式的后膛步枪相抗衡。因此俄国是欧洲少有的几个保留了锥式刺刀的国家之一。但俄军也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改为了四棱刃的锥式刺刀。 俄军首先采纳插座式四棱刃锥式刺刀的历史源于柯尔特公司为俄军设计、由图拉兵工厂在 1870 年生产的伯丹 2 型步枪。当时,这种刺刀生产了相当大的批量。以至于在 1880 年代后期至 1890 年代早期,沙俄军方为无烟小口径步枪及枪弹系统进行的招标当中,最终获胜的莫辛-纳甘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