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花艺设计》课程工作室制教学改革初探《花艺设计》课程工作室制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形式,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重要体现。本讨论是在《花艺设计》课程教学中开展工作室制教学模式探究,在明确该课程教学中存在不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从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改革尝试,并总结问题,希望能够对提升课程教学效果和本专业人才培育质量奠定一定的有利条件。 关键词:园艺技术;花艺设计;工作室;教学改革 《花艺设计》是园艺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是一门集实践性、观赏性 、文化性、艺术性、有用性、商业性为一体的专业性较强的课程,对于学生文化修养、审美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综合素养的培育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进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工作和生活空间环境质量与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插花与花艺作品的装饰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学习插花与花艺设计技能为园艺技术专业学生就业提供一个良好的途径,提高花艺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人才培育质量的提高和专业的进展。 然而,虽然《花艺设计》课程在涉农院校及专业中广泛开设,但大多因为经费、实训场所等方面的原因限制课程教学的开展和效果的实现。培育的人才往往不能胜任企业的需求,形成毕业生就业难和企业招人难的尴尬现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工作室制教学就是以专业工作室为平台,以行业企业进展需要的人才培育要求为依据,以企业真实的工作项目为导向,将企业项目与教学项目深度融合,充分整合行业、企业、学校资源来开展课程教学活动。本讨论是以本校园艺技术专业《花艺设计》课程教学为平台,探究工作室制教学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以及课程考核方式方面的改革,为提高《花艺设计》课程教学效果和专业人才培育质量奠定一定的基础。 一、工作室制的基本内涵 “工作室”(studio)一词最早源于西方艺术创作领域的“作坊”,它是艺术家从事职业活动的基本单位,是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从事艺术创作、组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织艺术品生产和销售以及培育未来艺术家的中心。之后的一个很长时期内,“工作室”一直是潜心于创作、讨论以及技艺传授相关人员组织创作和教学活动的场所和形式。现如今,“工作室制”高素养技能型人才培育就是以学校以专业为基础开设的工作室或企业为主导的工作室为平台,由来自于行业企业的专家、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