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一个观点、一套教材、一个薄弱环节一个观点、一套教材、一个薄弱环节 20XX 年 6 月 2 日至 4 日,由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主办,广州大学音乐舞蹈学院、上海音乐出版社承办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老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教学研讨会”在广州大学进行。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王安国教授,以及来自全国七十余所学校的近百名老师代表参加了会议。王安国指出,本次研讨会是建立在基础教育改革新阶段的基础上并结合高师在音乐教育学科上取得的一定的经验成果上进行的,具有新的研讨内涵,有利于本学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对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将形成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中国普通学校音乐教育观及高师乐理与 视唱练耳课程观的论证探讨 王安国教授的学术研讨报告,围绕着“一个观点”、“一套教材”、“一个薄弱环节”展开。 “一个观点”——如何看待全国高等学校音乐学(老师教育)本科专业乐理与视唱练耳课程的功能、定位和学科进展趋向问题。他认为就全国或者世界范围内的人文社会科学包括艺术科学讨论对象的认识是人类渐近、积累、进展和综合的结果,而不是新对旧的否定或此对彼的否定。人们对一个讨论对象的认识可以从不同的视角、维度、立场做出互有差异的结论,但是这些方面往往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只有综合、辩证、相互参照、互补的态度,才有可能对讨论的对象做出接近真实的、科学的认识。提出,提高音乐教育的总体质量,这是今后音乐教育进展的战略主题。王安国解读了高师音乐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与普通学校基础音乐教育的改革动向:即对音乐本体的回归以及对学生音乐素养形成的强调。 “一套教材”——如何运用好《乐理与视唱练耳》教材。首先,王安国指出高师乐理与视唱练耳这个学科的进展呈现出良好的态势,并肯定了由陈雅先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编著的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组织编写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老师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教材《乐理与视唱练耳》①所设定的课程目标是准确的。体现在: 1.学科体系构建科学、编写态度严谨。 2.知识点与内容的阐述准确,体现了中西古今兼容并包的特点。 3.谱例的选择立足于中国民间音乐,而非欧洲体系的翻版。 4.呈现方式与基础教育音乐课程完全接轨,例如:对五声音调中三音组的强调,对唱名字母标记法do、re、mi、fa、s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