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两位琴人和他们的琴事两位琴人和他们的琴事 成公亮先生和龚一先生在古琴界均是德高望重的老者,同时也是中国古琴艺术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过来感受一下我这把唐朝的古琴。”于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一条长队迅速排起,大家陆续亲身体验和倾听千年琴音。这是成公亮先生。 “给男同志签名我就用个草书的繁体字,给女孩子签名我就仔细地写个简体字。”于是无论是在书上,还是各式的笔记本上,留下不同的笔迹。这是龚一先生。 “我不是大师,没有大师,大师都是吹的。”成公亮先生说。 “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过来感受一下我这把唐朝的古琴。”于是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一条长队迅速排起,大家陆续亲身体验和倾听千年琴音。这是成公亮先生。 “给男同志签名我就用个草书的繁体字,给女孩子签名我就仔细地写个简体字。”于是无论是在书上,还是各式的笔记本上,留下不同的笔迹。这是龚一先生。 “我不是大师,没有大师,大师都是吹的。”成公亮先生说。者。偶有古琴声悠悠响起,款款沁人心脾的琴音顿时为听者送来缓缓清爽。 这一天,国家图书馆为人们安排了两堂关于纪念古琴申遗十周年的公益讲座,上午是成公亮先生的《我的演奏,我的创作》,下午是龚一先生的《一枝极漂亮的古代花朵》。 他们两人在古琴界均是德高望重的老者,同时也是中国古琴艺术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忘忧和秋籁 成公亮先生学琴、操琴、吟琴、传琴至今已有半个多世纪,在他的生命之中,古琴已成为不可割舍的一部分。忘忧和秋籁是两张琴的名字,也是他的心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爱之物。假如说古人说的“琴者,情也”意思是琴可以充分表达思想感情的话,那么,这句话在成公亮先生这里显然又多了一层深意。 诚如钢琴之于西方被称为乐器中的国王一样,古琴在中国历史上也一直是种极高贵的乐器。在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中,“琴”被给予了更多的内涵。《风俗通》曰:“琴者乐之统,与八音并行,君子所常御。”所以,琴在一定程度上就成为仁人君子和圣贤骚客的象征物。 一张明代的名叫“忘忧”的古琴,或者会让你浮想联翩。 成公亮先生的人生之路并不平坦,生活的艰辛与磨难给予了他对古琴超过常人的理解。他独自一人将乖巧可爱的女儿抚养成人并送到国外深造,又在白发苍苍的老母身边膝前尽孝并养老送终。他常笑着对别人说,我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勤奋,我这人爱玩。末了,还要加一句,我爱放风筝。他的淡定与从容似乎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