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何谓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_气功所致精神障碍 概述何谓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_气功所致精神障碍 概述 问:我母亲 54 岁,在某大学任教。年轻时曾患过神经衰弱,睡不好觉,近年发现有轻度高血压,经服药治疗后恢复还好。两年前为达健身目的参加了气功练习班,而且练习的还很投入。不曾想几个月后出现了精神恍惚,夜晚少眠,有时整夜不睡,害怕,认为有人迫害她,不出屋,也不敢去学校上课,还常常听到教授或练功的气功师呼喊她、训斥她,甚至不顾家人阻止还要去练功。无奈去当地精神科医院就诊,医生说是患了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经住院治疗 1 个多月后恢复。请问什么是气功偏差所致精神障碍,练气功为什么还会发生精神病状态? 湖北郝×× 答:气功是一种带有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在我国传统医学中,气功在增强人类体质和治疗某些疾病上也确实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气功在古代被称为引导术,通过入静和默想(冥想)可达到包括脑部在内的全身松弛的目的。通常做法是维持一定的体位、姿势,或做某些动作,使注意力集中于某处,通过沉思、默念、放松、调节呼吸等,可出现某些自我感觉和体验,即进入所谓的气功态(指习练者在练功过程中意念集中和神志清醒的情况下出现的高度宁静的一种练功状态)。气功功法众多,派别林立,但共同的特点是均需入静(进入气功态),只是达到入静的途径和方式不同,结果相似,所谓万法归一。然而,有的气功师或流派所追求的气功目的并不在于入静和全身放松,而是不适当地强调要达到某种“特别功能境界”,为习练者出现气功偏差(俗称“走火入魔”)和产生各种形式的精神障碍埋下了隐患。曾有报告对某市参加鹤翔桩气功练习者进行调查显示,68.5%的人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状态改变。 习练者进入气功态,从心理学观点看,实际上就是注意范围逐步缩小,高度集中固定于某一点,进入意识改变状态。古人称之为万念俱泯,一念独存,一念代万念。也就是说,除了注意指向之点高度兴奋以外,大脑皮层处于广泛的抑制状态。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气功态下可产生某些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变化。较清醒态时心率变慢,血压下降,呼吸变得柔和、均匀、深长,呼吸频率减慢,胃肠蠕动增强,分泌增加,肌体免疫功能增强。对注意集中指向之处(如小腹丹田)的感知特别敏感,或在气功师指导练功时,对气功师的一举一动特别敏感;还可出现某些异常的感觉,如“气”在体内运行感,躯体轻飘感等,甚至出现某些幻觉样的改变,如听到权威气功师命令他如何练功或做某一动作等,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