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服药依从性健康教育 目前临床上慢性乙型肝炎(乙肝)的治疗主要为抗病毒治疗,通过抑制或是中止病毒复制,减少肝细胞的损伤,延缓慢性乙肝的自然病程,阻止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1]。但常用的核苷类药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替比夫定、恩替卡韦等,由于其疗程长(至少需 1 年),药费高,且服药过程中可能出现病毒变异、病情反复等问题,易造成病人遵医依从性差,不按疗程规律用药,而导致抗病毒治疗失败。我们对 110 例服用核苷类药物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分组,观察健康教育对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报告如下。 ��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本组 110 例系本院 20XX 年 1 月―20XX 年 10 月门诊及住院患者,诊断均按20XX 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西安)修订的病毒性肝炎诊断标准[2]。将 110 例入选病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比组。 实验组 55 例,其中男 41 例,女 14 例,年龄 18~75 岁(平均 38.2 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 15 例,初高中 20 例,小学 14 例,文盲 6 例;服用拉米夫定10 例,阿德福韦酯 21 例,替比夫定 12 例,恩替卡韦 12 例。 对比组 55 例,其中男 40 例,女 15 例,年龄 18~70 岁(平均 37.5 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 17 例,初高中 18 例,小学 15 例,文盲 5 例;服用拉米夫定12 例,阿德福韦酯 18 例,替比夫定 15 例,恩替卡韦 10 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情及用药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1.2 方法 � 1.2.1 健康教育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常规给予卫生宣教,内容包括慢性肝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临床表现、抗病毒药物治疗及不良反应、复发原因和预防措施、消毒隔离知识等。还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指导,特别强调坚持服药与保持良好情绪,合理调养对预防复发的重要性。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设立档案,将患者姓名、年龄、住址、家庭情况、生活方式、电话、服药时间、每次化验结果、下次复诊时间均详细记录,由专人管理,并由专人负责执行健康教育,实行集体讲授与一对一指导相结合的方式,每人发放 1 份自编的慢性乙肝健康小册子,定期举办肝炎知识讲座,每月电话随访 1 次,了解患者用药情况、病情变化及生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