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参考 [整理 ] 第 1 页 共 7 页安全管理文书正向引导教育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_______仅供参考 [整理 ] 第 2 页 共 7 页正向引导教育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1 实施正向引导教育是提高职工安全意识营造“本质化”安全企业的有效措施生产一线职工是安全生产的主体, 也是安全措施的最终执行者和安全生产的具体操作者。因此,安全生产说到底是一个职工的安全责任心强不强、安全意识牢不牢的问题。只有加强安全管理,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把安全压力传递到每个操作工人,才能切实提高每个职工的操作水平;只有把要职工安全变为职工要安全,才能从根本上构筑起安全生产的牢固根基。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虽然在安全管理和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效果不够理想。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1)以说教为主,职工不合作。在安全管理中基本上是由上而下发文件,制定奖惩办法,开会安排传达,逐级抓落实。在宣传教育中,对职工老是讲如果违犯了哪一条,一旦被发现,将受到什么样的处罚。而很少从职工的角度、从职工自身的需要出发去实施安全教育。这种方式,不论从宣传的广度,还是从奖惩的力度上都是上大下小,是一个倒三角的形状,其影响力和效果呈逐步萎缩的趋势。它把工人置于各项规章制度的对立面上,生硬,死板,久而久之,不但没有提高工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反而使工人对章程、规定有了逆反心理,甚至会产生抵触情绪。(2)不能解决动态下的安全问题。安全生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搞好安全生产离不开严格的管理,但同时也是一种由职工的内部动力产生的个人行为,解决动态下的安全问题必须抓工人的行为和操作,办法再好、制度再严,工人没有积极性也是没有意义的。现场动态和静态的仅供参考 [整理 ] 第 3 页 共 7 页不良结合必然要出事故。静态是现场的环境、客观条件,动态是人的行为过程,任何一方面不好都为发生事故创造了条件。而井下环境、条件的改善可以靠各级管理人员去改造、靠周密的安排去改善。控制人的行为就非要解决人的思想不可,因为思想支配行为。过去,由于没有把职工切实放在安全生产的中心位置,工人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参与,是一种外部动力,而没有切实解决工人的内在动力问题,因此,无法有效地解决动态中的安全问题。(3)没有把职工置于安全生产的核心。在安全上,以“我”为中心,道理十分简单,但落实起来却并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