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三语文杨修之死教案 1 [教学设想] 《杨修之死》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诸葛亮智取汉中,曹阿瞒兵退斜谷”,本文叙述的是魏蜀汉中争夺战最后阶段,曹操军队撤退前的情况,本文从不同侧面展开了曹操和杨修的矛盾冲突,生动地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本文故事情节完整,人物形象鲜亮。这是培育学生欣赏小第 1 页 共 29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说作品能力的良好教材。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反复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注意培育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词。 能正确找出文中顺叙与补叙部分,并能具体分析补叙的作用。 评析曹操和杨修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歌,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之后,让学生一起背诵曹操的《龟虽寿》和《观沧海》,拉近与曹操的距离。再找同学讲几个关于曹操的故事,初步感受曹操的性格。 第 2 页 共 29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2、学习生字词 3、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问:通过阅读你发现课文有什么突出的特点?结构、思想内容等方面都可分析。学生回答后,根据学生的分析,制定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假如老师事先预想的目标学生没有提到,老师可适当补充。 4、学习目标确定后,进行分组讨论。每四个同学组成一个课题攻关小组,每人都是讨论员。每个学习目标就是一个课题,课题攻关小组任意选择,讨论自己最感兴趣的课题。所选课题,可以是一个,也可是多个。所选课题讨论完了,还有剩余时间,再去讨论其他课题。 二、一、作者和《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 1330—约 1400),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小说家。相传是施耐庵的得意门生,才华出众。但时局,第 3 页 共 29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政治,才人志士流落荒野。罗贯中郁郁不得志,转而编著《三国演义》,以古鉴今,抨击时政。是继施耐庵之后,又一个以小说创作流芳百世的小说家。他广泛搜求了有关平话、戏剧和传说,参考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