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第二节气压带和风带目标定位 1 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 2. 运用海陆热力差异原理, 解释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的形成和分布。 3. 简述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4. 通过本节学习,学会分析一个区域气候形成的原因及根据气候资料来判断一个区域的气候类型。核心点一风带和气压带的成因及分布规律由于高低纬度间的受热不均和地转偏向力的作用,形成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如下图所示:气压带和风带的气流状况如下表所示:气压带和风带的特征气流成因 性质 下沉 热力原因干冷 流向低纬干冷 上升 动力原因暖温 流向高纬暖湿 下沉 动力原因干热 流向低纬干热 上升 热力原因 暖湿核心点二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1.气压中心的成因及分布由于地表并非均匀,北半球在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的影响下, 使呈带状分布的气压带被分裂成一个个高、低压中心。2.季风环流的形成运用简图,结合海陆热力性质、 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以及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对气压带、风带的影响, 可得出季风环流形成的原因及过程,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方法技巧 (1) 南半球由于海洋占绝对的优势,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如北半球显著, 因而气压带基本上呈带状分布。 (2) 风带和气压带的季节移动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主要原因, (3) 东亚是世界上季风环流最显著的地区, 这是由于这里有世界最大的洋――太平洋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最为显著。核心点三主要气候类型与风带、气压带的关系类型 1 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 用箭头表示出三圈环流的方向。 (2) 在图上适当位置填出四个气压带的名称。 (3) 用箭头表示三个风带的方向。 (4) 图中①表示环流,②表示环流, ③表示环流。 答案(1)略。(2)( 自上而下 ) 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3) 略。(4) 低纬度中纬度高纬度 解析本题考查高低纬度间热量差异引起的大气环流及其形成的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回答此题应明确三圈环流高空风向与近地面风向相反,同时要熟悉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的名称及分布。变式练习 1 从盛行风向考虑,南极某考察基地(69.5 ° S,76.3 ° E)建筑物门窗应避开的风向是 ( ) A .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答案D 解析该题侧重考查风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