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氧化还原反应》 在中学阶段的基础理论知识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重点之一, 贯穿于中学化学教材的始终,同时也是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现代科技中经常遇到的一类重要的化学反应。学生只有掌握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在后续的元素化合物学习中理解反应的实质。此节内容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第二部分了解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及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2.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转移。2.过程和方法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通过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这一矛盾体的学习,具有能用对立统一的观点分析问题的意识; 通过提出问题、 讨论交流、 分组合作, 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培养学生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正确的、 恰当的看待概念的形成和发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三、学情分析本节课, 源于初中又高于初中。学生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已经接触了许多反应,并已经掌握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把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从具体的反应理解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但并没认识到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特征;学习了化合价, 理解了化合价的变化。但并没有了解化合价变化的实质以及化合价的变化与得失电子之间的关系。四、教学策略及方法2 为了突破重点、 难点,调动学生的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演变过程,逐步了解概念;设计富有驱动性、环环相扣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归纳,并辅以实验、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微观过程,化抽象为形象,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将学生的认识引向深入。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原电池装置(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表、250ml 烧杯、 0.1mol/L硫酸)六、教学过程:教学线索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引入人体衰老视频:人体细胞遭受到攻击,就好比铁暴露在空气中久了会生锈一样,这个过程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