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第一章绪论1、水文预报的概念根据水文现象客观规律,利用实测水文气象资料,应用一定原理、 技术和方法,对水文要素(或其特征值)的未来状况进行预测。2、何为水文预报(1)降雨后发生了什么?根据已知的信息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水文状态作出定性或定量的预测。已知信息:水文状态:(2)水文预报的内涵与实质?以水文水资源学科基本理论与方法为基础,紧密结合生产实际,构建具体的预报方法/ 预报方案 /预报调度系统,服务于生产实际。水文预报水文气象资料:降水、蒸发、气温、水位、流量、冰情等原理:气象学、水文学、水力学等技术 :遥测、遥感、计算机、现代通信技术、GPS等方法 :成因分析法、统计相关法、系统分析法预见期 :预报发布时刻与预报要素出现时刻之间的时距预见期的长短随预报项目、预报条件(依据的资料)和技术水平不同而异。预见期与精度间关系:预见期增长,影响因素增多,偶然性加大,使得预报精度降低水文预报的内容流域或区域性洪水与旱情预测水体封冻开冻状况及冰凌冰情预测积雪及冰川融雪径流预报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预报水工程运行期水文要素预报河道沿程水文要素变化预报水文预报研究层面发生变化传统水文: 包括水文测验水文预报水文计算现代水文: 包括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文预报的服务层面发生变化1、传统水文预报向现代实时洪水预报调度系统延伸2、防洪减灾向水资源评价开发利用和管理延伸3、水文模型向面污染模型和生态评价模型延伸人类活动对流域水文情态/水文预报的影响:1、人类活动改变了自然面貌,从而改变了陆面的水文情态2、中国具有世界上最强烈的人类活动,水文预报自然受到最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 3、人类对流域环境过度和无序的干扰,破坏了水文气象资料的一致性和代表性气候变化对水文情态/ 水文预报的影响: 1、对工业、 农业、生态环境和人们生活产生影响2、全球水文循环加剧并对区域水资源和水文预报产生一定的影响3、易造成极端水文异常事件的发生,导致洪水和干旱的频率与强度增加,准确做出预报更加困难4、防洪安全、水资源安全、水工程安全和水生态环境安全问题对预报提出更高要求1998 年长江大洪水特点1、全流域性的大洪水2、洪水次数多:8 次洪峰 3、洪水量级大:百年一遇 4、洪峰水位高:多次超历史最高5、洪水持续时间长6、洪水发生早,来势猛2003 年淮河洪水特点:1、降雨历时集中,强度大 ,分布范围广2、干支流洪水并发,暴雨洪水组合恶劣 3、洪水涨势猛 ,水位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