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调研一、我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的现状和取得的成效*年3月1日,*旗作为XX市唯一一个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试点旗县正式启动运行,在旗委、旗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不断加大财政投入,卫生部门切实加强对试点运行的监管,努力提高科学管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为试点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夯实了基础。*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为全旗207072名参合农牧民补偿819万元,受益面达到48.2%。得到区、市两级政府的肯定,并经国务院新型合作医疗部际联席会议有关领导和专家的检查验收,并给予较好的评价。主要工作成效:一是群众受益。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工作的开展,使我旗绝大多数参合农牧民从中受益,*年,全旗已有207072名参合农牧民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中获得补偿,补偿总金额819万元,其中大病统筹帐户支出632万元;家庭帐户支出187万元。截止到*年6月25日,*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共为全旗9934名参合农牧民补偿住院费用5722621.33元,其中:旗内9224人,4059990.14元;旗外710人,1662631.19元。结核病补偿720人,补偿金额187082.70元。据统计,*年补偿政策调整以后,仅1—6月份,我旗获得3000元以上补偿的就达279人;获得8000元以上的63人;达到封顶线以上25人;最高报销26512.38元。今年旗外住院报销人次和报销金额大幅度上升,截止6月份,平均每月报销27.7万元,118人次。二是实现了补偿政策上的“三个突破”。1、突破了单一的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在我旗的开展,使占全旗人口近90%的农牧民有了医疗保障,*年,我旗又对参合范围进行了调整,除符合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条件以外的其他农村居民均可以参加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使新型合作医疗覆盖了所有农村居民,实现了城镇职第1页共6页工基本医疗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有效对接。2、突破了封顶线以上不予报销的限制。根据*年合作医疗基金使用情况,在对*年基金总额进行科学测算的基础上,今年对农牧民已经获得封顶补偿后的医药费用再按20%进行补偿,创造性地实现了大病补偿即封顶又不封顶的新突破。3、突破了单一的合作医疗保大不保小的限制。*年年末,根据基金沉淀情况和参合农牧民的身体健康状况,从大病统筹基金中拿出210万元,对*年参合未享受大病补偿的农牧民,每人赠送价值5元的医药消费卡,解决参合农牧民小病不用药的问题,从而实现了“先互助共济,后普遍受益”。同时使农牧民真正体会到新型合作医疗是政府拿钱的公益事业,同其他商业性保险有着本质区别。三是农民就医行为发生变化,自我保健意识明显增强。随着报销比例的提高和报销范围的扩大,到各级医院就诊数明显增加,反映出农牧民的医疗卫生观念开始转变。四是农民医疗负担减轻,农民健康水平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后,通过实施农村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切实解决了特困家庭和患重症农牧民的后续治疗和生活问题。通过新型合作医疗的实施,已经初步缓解了我旗农牧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随着农牧民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使一些慢性病和潜伏疾病得到及时发现、诊断和治疗,广大农民的卫生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生活质量有了明显改善。五是拉动乡镇卫生院和村级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和长远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施行后,由于农民医疗卫生观念的转变,且合作医疗只有到定点医疗机构才能就诊就医,大多数参合农牧民,生病后首先会去村级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等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客观上加大了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量,随着农牧民医疗卫生需求不断提高,推动了基层卫生组织的基础建设、设备投入以及人才培养,基层医疗机构的活力也就此增强。今年国家及各级政府匹配资金1500万元,投入到基层卫生院的建设,彻底解决了乡镇卫生院的基础建设和医疗器械的更新。六是真正体现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从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谋利益出第2页共6页发,着眼于最困难、最需要帮助的广大农牧民和社会弱势群体而实施的一项民心工程,广大群众从中得到了实惠,真正体现了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理念,此项惠民工程得到了人民的认可。二、主要做法:(一)健全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