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 2 讲 区域发展阶段与人类活动 (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 分,共48 分) 对于发达国家来说,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生产活动不断向全球范围扩张,尤其是承担生产任务的工厂大量外迁,工厂少了,必然引起国家原有的生产体系出现一定程度的空洞,发达国家更多地把力量投向所谓的高科技产业时,原有生产体系中的空洞却远非高科技可以弥补,这也就是现在经济学界经常讨论的“产业空洞化”问题。据此回答 1~2 题。 1.工厂大量外迁,出现“产业空洞化”,处于区域发展的 ( )。 A.初期阶段 B.成长阶段 C.转型阶段 D.再生阶段 2.下列关于发达国家“产业空洞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促进了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不利于发展中国家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C.导致了资金、技术等资源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 D.从某种意义上看,本质就是经济全球化过程的表现 解析 工厂大量外迁,导致高失业率,人口减少,属于转型阶段的特点。发达国家的工厂大量迁往发展中国家,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答案 1.C 2.B 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回答 3~4 题。 2 3.有关图中从Ⅰ到Ⅲ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 ②图中城市人口增多,乡村人口减少 ③图示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Ⅲ到Ⅳ时期,影响图中农业生产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政策 B.交通运输 C.劳动力 D.市场 解析 第3 题,从阶段Ⅰ到阶段Ⅲ林地减少,耕地增加,森林的涵养水源能力减弱,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少;有小城市发展,城市化发展缓慢;我国东部河流,夏季为汛期,流量大;因此可以判断选择C 项。第4 题,从Ⅲ到Ⅳ时期,城市化迅速发展,农业生产要为城市提供副食品供应,影响农业生产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市场的需求量。 答案 3.C 4.D (2013·福州摸底)某区域的主导产业经历了这样的变化过程:木材工业→蘑菇养殖业→采石业。据此回答 5~6 题。 5.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见证了当地 ( )。 ①人口增长过快 ②主导产业对资源的依赖程度高 ③产品附加值大幅度提高 3 ④生态环境破坏日益严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今后该区域的发展方向是 ( )。 ①迁出居民,减少环境人口容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