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案例集》 初中化学实验改进与创新课题组 吉 安 县 教 研 室 陈 人昌 2014 年 8 月 改进型实验方案的设计要点 一 、实验方案设计遵循的原则 1、 立意的科学性。 2、 操作的可行性。 3、 过程的安全性。 4、 用品的简约性。 5、 思路的创新性。 6、 效果的启发性。 二、实验方案设计满足的要素 1、改进背景与设计目的。 2、用品选取与装置组配。 3、实验过程与操作方法。 4、实验记录、现象分析与结果讨论。 5、注意事项与改进反思。 三、实验方案设计侧重的内容 1、实验药品的选取。 2、实验仪器的改进。 3、实验装置的改进。 案例1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改进 实验名称 《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的改进 实验目的 添加辅助仪器,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 实验原理 蜡烛燃烧产生的热水蒸气在经过长颈漏斗内壁的冷凝作用后很快就会有明显的水珠产生 实验仪器 及药品 长颈漏斗、蜡烛、玻璃片、烧杯、玻璃管、澄清石灰水、火柴 实验 装置 实验 步骤 及现象 1、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倒扣一长颈漏斗,蜡烛燃烧产生的热水蒸气在经过长颈漏斗内壁的冷凝作用后很快就会有明显的水珠产生,(如果外面再盖一冷的湿巾效果更好)。(如图 1) 2、用玻璃片迅速盖好烧杯后倒转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用玻璃片盖住烧杯是为了防止烧杯内收集的气体逸散。(如图 2) 3、在蜡烛外套用一个比蜡烛稍大的玻璃管,这样就可以防止在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随空气逸散,从而较易点燃蜡烛。 创新 设计 后的 优点 1、证明蜡烛燃烧生成了水与二氧化碳,但因为这个实验是在天气较热的9 月份演示,此时气温 较高 ,所 以在冷而干 燥 的烧杯内根 本 无 法 看见 产生的水雾 ,另 外由 于 烧杯离 蜡烛火焰太 近 ,蜡烛燃烧缺 氧而产生的大量 炭 黑 会将 烧杯内壁熏 黑 ,也 看 不 到 有水雾 产生。而通 过长颈漏斗有明显的水珠产生。 2 、蘸 在烧杯内壁的少 量 石灰水会由 于 蜡烛火焰的蒸发 而留 下 少 量 白色 物 质 ,很容 易使学 生误 解 这是 CO2 与石灰水反 应 产生的生成物 ,但实际 上是石灰水中 的溶 质 氢 氧化钙 。用玻璃片盖住烧杯是为了防止烧杯内收集的气体逸散。 案例2 《 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 CO2 含量比较》的创新 实验名称 呼出气体与吸入空气中CO2含量比较 实验目的 在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