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试题VIP免费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试题_第1页
1/7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试题_第2页
2/7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试题_第3页
3/7
1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复习 一、 填空 1.劳动法的调整对象是劳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某些关系)。 2.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为主旨。 3.劳动法以(保护劳动者)为主旨。 4.在劳动关系中,劳动者较之用人单位,处于事实上的(相对弱者)地位。 5 .职数对劳动权利能力的限制主要表现为(“一人一职”)原则。 6 .我国公民的法定最低就业年龄为(1 6 周岁)。 7 .劳动法律关系属于意志关系,(国家)意志处于首位,(当事人)意志不得违反(国家)意志。 8 .劳动关系只有已纳入劳动法调整范围并且(符合法定模式),才能以表现为劳动法律关系。 9 .虽然在(劳动法)调整范围内但(不符合法定模式)作为事实劳动关系而存在。 1 0 .劳动法律关系的基本客体是(劳动行为),辅助客体主要是(劳动条件)。 11.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定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12.劳动合同以期限为标准,可以分为(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工作为期限)。 13.劳动合同期限在3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3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60日;劳动合同期限(3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 6个月。 14.劳动合同约定掌握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在终止劳动合同后负禁止同业竞争义务的期限不得超过(2年) 15.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原则、 (平等自愿)原则和(协商一致)原则。 16.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10年),当事人双方同意续订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二、 名词解释 1 .劳动法 劳动法,又称劳工法,具有多种含义。指法律体系中的劳动法律部门,即调整劳 2 动关系以及与劳动关系密切联系的其他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2 .劳动力 劳动力的概念:人所具有的并在生产使用价值时运用的体力和脑力的总和。 3 .劳动权利能力 劳动权利能力是指公民依法能够享有劳动权利和承担劳动义务的资格。它表明公民依法可以成为哪些劳动权利的享有者和哪些劳动义务的承担者。 4 .劳动行为能力 劳动行为能力是指公民依法能够以自己的行为行使劳动权利和履行劳动义务的资格。它表明公民依法可以成为哪些劳动权利的行使者和哪些劳动义务的履行者。 5 .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在一昼夜或一周内从事生产或工作的时间,即劳动者每天应工作的时数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试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