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9 页 《基尔霍夫定律》教学设计 电子组 潘顺中 1 0 计算机1 2 课时 设计思想:根据课改要求: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实践一体化”、“以实践为主线”等先进理念展开设计。 教材分析:复杂直流电路分析方法的依据是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以及等效变换的概念。分析方法一般有两条途径,一是利用电路图等效化简,是计算简化,这类方法有:叠加定理、电源的等效变换和戴维宁定理;二是选取未知量并列出方程求解,如支路电流法等。支路电流法的实质就是基尔霍夫定律。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对简单直流电路有了基本的了解和能简单运用欧姆定理简答基本题目。但对于复杂直流电路的概念及其计算,还是一无所知,所以帮助学生建立复杂直流电路的概念是第一步,第二步就是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计算简答。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 、理解支路、节点、回路、网孔等基本概念; 2 、掌握基尔霍夫两定律所阐述的内容; 3 、应用基尔霍夫两定律进行计算。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归纳事物本质、将感性认识提升为理论知识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及独立思考、钻研、探究新知识的能力; 2 、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举一反三。 重点难点: 基尔霍夫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运用基尔霍夫定律的解题步骤及例题讲解 教学策略与手段:本次课采用实验演示教学法,导出基尔霍夫定律的具体内容及数学表达式,并详细讲解在列节点电流方程和回路电压方程的方程式中,电流、电压、电动势字母前正负号的确定,通过例题讲解,使学生能较好的掌握课程的重点,引导学生释疑解难、突破难点,学好课程内容。观察演示法、讲授法、启发讨论法、媒体应用法 课前准备:1 、完整的基尔霍夫定律实验板一块;2 、万用表三支;3 、多媒体课件;4 、电化教学设备;5 、连接导线若干; 6 、电阻若干;7 、参考书:《电工基础》(第2 版) 教学过程: 第 2 页 共 9 页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学方法 与教学手段 Ⅰ Ⅱ Ⅲ Ⅳ 【组织教学】(1 分钟) 1、师生相互问候; 2、清点人数,填写教学日志。 【复习提问】(2 分钟) 1、电阻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 2、电压降与电动势正方向的规定? 3、欧姆定律的内容及表达式? 对课前预习内容的提问,帮助学生复习电阻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及电压降与电动势正方向的规定。为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