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中等学校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意义/第二节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策略与方法 中等学校心理学是中等学校师资培训各专业必修的一门公共课,目的是使中等学校教师掌握中等学校教育、教学辞去中最必需的心理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以便有效地提高教育质量。 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教育心理学为主要内容,兼及中等学校学生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部分内容。中等学校心理学研究中等学校教育活动中学与教互动过程的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发展的规律。 中等学校心理学具有如下性质。一是兼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性质,以社会科学特征为主。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人的心理现象既具有社会性质,又具有自然性质。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要运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如实验法、数学方法、计算机等。但它研究的是中等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人与人的相互影响以及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过程中心理现象变化发展的规律。因而中等学校心理学既是交叉学科,又以社会科学为主。二是中等学校心理学注重理论性,但以应用性为主。应用学科以研究某个具体领域的特殊规律为主要任务。中等学校心理学是研究中等学校教育过程中心理现象的特殊规律。教育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既具有心理现象的普遍规律,也具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因此,不能简单认为,教育心理学只是普通心理学理论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教育心理学从2 0 世纪6 0 年代至今已发展到建立系统理论的时期,已成为教育学的基础学科之一。从事教育工作和进行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掌握相应的教育心理学知识。 学习和研究中等学校心理学的意义有四个方面:一是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认识学与教的心理活动规律,科学育人;二是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三是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四是中等学校心理学有助于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第二节 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策略与方法.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教育心理研究法。唯物辩证法是科学心理学的方法论基础。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必须遵循:①客观性原则,即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②发展性原则,即用发展的观点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即中等学校心理学的研究必须与中等学校教育、教学实践密切结合,为教育实践服务。 中等学校心理学和其他应用科学一样,通常有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一是基础理论研究。它是以理论探讨为目的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