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基于传统节日下幼儿园品德教育讨论基于传统节日下幼儿园品德教育讨论 【摘要】幼儿阶段的儿童,还未形成一定认知系统,加强幼儿园品德教育 ,能促进幼儿良好品德的形成,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在幼儿园品德教育中能发挥出一定作用。本文将基于传统节日下对幼儿园品德教育的开展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传统节日 幼儿园品德教育 讨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XX 年度课题《整合节日资源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的讨论》讨论成果之一。课题立项批准号:xxxx5-60。 【中圖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XX-3089(20XX)14-0077-02 传统节日承载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传统节日丰富多彩,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清明节,为促进幼儿品德教育的开展,应将传统节日资源应用其中,实行喜闻乐见的形式,来提高幼儿道德水平。笔者将分别从幼儿园品德教育现状、引进传统节日资源的意义、传统节日资源在促进幼儿品德成长的实践途径三个方面来阐述。 一、幼儿园品德教育现状 (一)品德教育过于知识化 品德教育知识化就是指老师在实行品德教育工作时就德育内容转变为知识性的内容,以传授、讲课的方式强制性的灌输给幼儿,促使幼儿难以将德育知识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去。知识是具有客观性和系统性的,老师将德育工作给予课堂化往往难以发挥出品德教育的作用,而课堂教学又是将知识分解为若干个教学模块的,这样就非常容易导致幼儿接收到的德育知识呈现碎片化的现象,不利于幼儿思想性、人文性、价值性的成长。 (二)品德教育过于边缘化 就品德教育本身的定位来说,其是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的。幼儿园加强对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幼儿品德教育,就是希望幼儿能够将德育意识带入实际生活,将德育知识融入实际生活,促使幼儿所接受到的德育意识能够实现具体化。但就目前品德教育工作的形势来看,幼儿的德育意识往往只停留在表面上,无法深化,促使品德教育脱离了实际生活的轨道。 二、传统节日资源的意义 我国传统节日众多,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等,我国传统节日的确立源于我国历史文化,礼义廉耻等重要核心价值在传统节日中得到有效体现。如:在春节期间,人们会包饺子,这一习俗象征着平安吉祥,在中秋节吃月饼则象征着一家人和和睦睦、团团圆圆。事实上,我国的清明节、中秋节等都是以自然节气变化形成的,这些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