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小学生数学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的培育探究小学生数学阅读、计算和表达能力的培育探究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进展。”这一理念要求教育者不但要关注学生的数学素养,更要关注学生的数学思想和数学素养的全面优化,促进学生的个性进展。为此,我们着眼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计算能力和表达能力的提升,有针对性地选择和整合學习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形式。 一、拓宽数学阅读范围,培育自主阅读 苏联数学教育家斯托利亚尔认为:“数学教学也就是数学语言的教学。”教学实践表明,数学语言进展水平低的学生,课堂上对数学语言信息的敏感性差,思维转换慢,从而造成知识接受质差量少,理解问题时常发生困难和错误。因此,重视数学阅读,丰富数学语言系统,提高数学语言水平,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教育意义,其独特作用甚至是其他教学方式不可替代的。 目前小学生使用的教材,是许多专家结合小学生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精心编写的,既考虑了学生喜闻乐见的兴趣,又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材编排上,增添了大量的图片、图文、图表、旁注及思考的方法等,增设了“你知道吗”等阅读内容,旨在增强学生的阅读意识,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此外,数学阅读不只包括对数学教材的阅读,还包括对与数学有关的科普知识及课外材料的阅读。提高数学阅读能力,提倡读一些数学史、数学科普、数学教辅等方面的书籍杂志。 二、找寻最优计算策略,进行有效计算 计算是小学数学的主要内容,它关注抽象运算的过程,关注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关注实际操作与数学运算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产生直觉经验,找到数的计算的现实背景,促进学生理解计算的含义及其性质,并能自觉地运用于解决应用问题。在数学计算教学中,鼓舞学生找寻最优计算策略,能有力促进学生广泛、灵活的思考,拓宽思路,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总结能力。 学生进行多元化的计算策略和方法的探究活动,注重方法与能力的培育,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不应仅遵照老师指定的某一算理。计算教学应减少知识传授的成分,同时加强計算教学中策略选择的因素。因此,计算教学的重点不应仅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而应具有策略性知识。例如计算“48×25”,可以用乘法结合律:48×25=12× ( 4×25 ) 或 48×25=8×25×6 ; 也 可 以 用 乘 法 分 配 律 :48×25= ( 40+8 ) ×25=40×25+8×25 ; 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