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拥有阳光心态,走好,教育人生拥有阳光心态,走好,教育人生 老师的身心健康是从教的根本,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一项调查显示:当前我国老师生理、心理健康状况堪忧,老师亚健康状态竟然占到了70%;过高的社会需求、老师成长的需要等,使老师心理压力过大,影响着老师的身心健康;甚至有些老师形成躯体障碍和心理问题,影响老师职业质量。作为一名刚工作不久的新老师,笔者也发现:周围一些四五十岁的中年老师多有焦虑、人际敏感、强迫症状等心理问题,患有腰椎病、颈椎病、胃病等的比例也不小。是什么造成了目前的状况?老师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有何不良后果?老师本身又该如何让自己有个好的心态、好的身体,来安稳度过自己的教育人生?这是国内教育该注重和反思的问题。基于“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老师越来越多,笔者认为,老师可以采纳一些方式放松身心,使自己拥有阳光心态,走好自己的教育人生之路。 老师职业压力形成的因素 来自社会、学校和个体的压力,成为老师职业压力形成的重要因素。 过高的社会需求,造成老师的心理压力 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当前,随着教育越来越被社会重视,对老师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社会常以“完人”的标准来要求老师,认为每一个老师都应该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技巧精湛、师德堪称典范;一旦出现个别老师失德失礼,媒体的大肆曝光更恶化社会对老师的舆论。这些都成为心理压力反作用于老师。 老师成长的需要,造成老师的心理压力 为了形成专业知识丰富、教学技巧精湛、师德堪称典范的老师队伍,在教育管理部门严格要求下,学校结合自身进展需求,安排了各种各样的专业培训、研修,让老师在授课之余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各种各样的教研、赛课等,磨练老师的教学技巧,提升老师的职业素养和师德修养。从老师自身,要想顺利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在白天教学教研任务完成后,多牺牲业余时间来学习提高。老师每日工作量满满,个人研修只能挤占休息时间。长期积累,老师必定精神疲乏、身心交瘁。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老师身心健康被忽视,使老师无从释压 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提高老师素养,往往只注重在专业技术上下功夫,即便在节假日,老师也大部分处在进修培训状态。由于工作的快节奏不能有效缓解,老师的身心亚健康状态始终难以改善。 “教育压力”带来的影响 某教科院曾对几百位幼儿园至大学的老师进行了一项生存状况调查,结果显示:老师工作压力大是老师身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