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授子以渔,而不授子以鱼授子以渔,而不授子以鱼 三、四年级学生的习作开始进入篇的阶段,但部分孩子的写作总是存在语句不通顺、结构不完整、中心不突出的通病。其实复述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办法之一。复述不但能促进并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要点的理解或记忆,而且能帮助学生积累词语和句子,锻炼学生正确、连贯地说话,是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十分有效的手段。 复述就是将所读材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复述课文是指在理解原文重点内容的基础上,自己组织语言,按一定的顺序清楚、连贯地叙述课文中所描写的人物、事件、情节、环境等内容的教学形式。它是中、低年级很重要的一个学习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学段(阅读)中要求:“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怀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这是对中年级学生的阅读提出的更高要求。复述不同于背诵,它要求在遵循原文的前提下,可以发挥学生一定的自主性,既鼓舞“用自己的话讲”,又提倡恰当运用课文中优美的词句。复述必须在能熟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顺序、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 《女娲补天》是人教版课标本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讲的是女娲为了挽救处于水深火热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和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故事性强是《女娲补天》文本的一个特点,把握故事性,让学生在理清课文主要内容及结构脉络的基础上,通过讲故事和复述课文的方法,理解与感受文本是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学生根据课文展开想象,进行制造性复述,内化语言,感悟语言,建构女娲的人物形象。 最近,我听了我校成冰老师执教的《女娲补天》一课,成老师以课文为载体,设计了很多训练点,如引导孩子用多种句式练习说话,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孩子展开想象,提高孩子的想象力;看视频引导孩子说词语,培育孩子积累好词、好句的意识等。她教给了孩子复述的方法,层次清楚,教学效果十分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明显,让我真正体会到了:授子以渔,而不授子以鱼。下面,我谈谈听课后的几点感受: 一、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复述课文第一步:把课文说清楚) 师:今日我们继续学习神话故事《女娲补天》。 1.CAI 出示三句话: 天哪,太可怕了! 女娲难过极了。 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 师:谁能根据老师提供的三个句子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在学生试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