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探讨提高中学政治课教学效果的探讨 摘要随着中学新课改的不断推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显得尤为重要。从创设意境、穿插艺术、运用多媒体、营造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四个方面进行大胆的探讨,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政治课;新课改;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671-(20XX)052-0151-01 0 引言 在新课改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新颖和时尚非常必要。多年的数学教学实践,深知要组织好一堂高效的中学政治课,并非一件易事。如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的兴趣,制造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对此,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以下几点供同行商榷。 1 创设意境 意境是客观(生活、景物)与主观(思想、感情)相熔铸的产物,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情)和境(景)的关系也就是心与物的关系。如何把意境融入政治课教学中是政治课教学的一大特色之一。 在教学中,意(情)属于主观范畴,可以特指老师的思想、感情、教学水平、教学设计等。境(景)是客观范畴,可特指学生。在意境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具体表现为情景交融,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的统一也要达到“情景交融”,即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贯穿,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率,做到“景中生情,情中会景,景者情之景,情者景之情也。” 老师如何在教学中创设意境呢?妙趣横生的导入语,学生的学习愿望都是在一定的情景中产生的,激发兴趣,巧设悬念能极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其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高中政治课方面的知识,大千世界中举目皆是,只是学生往往留心不够,一旦被老师点化出来,往往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所以,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创设好情景,不着痕迹地将学生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引入到对新课的学习中来。这就要求老师深刻钻研熟悉教材,理解各部分知识之间的框架和逻辑层次,逻辑关系,制造出一个有特色的别出新致的导入。使景深含于情中,震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导入,就是一个典型的实例。哲学蕴含的人生哲理比较广泛,名人名言、古训、漫画、幽默、笑话、故事无不隐含着一定的哲理。因此,可以用实例导入法。老师通过先讲述故事或者列举实例,然后从中巧妙地设置一、二个悬念,来激发和诱导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中,学生主体积极性的调动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学的成效。因此,安排这种悬念诱思式教学导语,可以使学生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