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文学伦理学批判术语运用问题文学伦理学批判术语运用问题 人物名片:邹建军教授,生于 1963 年,又名邹岳奇,四川威远人。现任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讨论方向为美国华裔小说、比较文学学科理论与文学地理学。自 1983 年以来,在《文艺讨论》、《读书》等发表文学批判与讨论论文 100 多篇,出版《现代诗学》、《现代诗的意象结构》等个人著作 6 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文论·新诗卷》、《文学伦理学批判:文学讨论方法新探讨》等学术编著多种。作为一位勤奋严谨的学者,他一直致力于中国诗歌理论讨论与中外诗歌批判,致力于构建一种关系到当代中国诗歌命运的“大中华诗学”, 苦心孤诣,学术成就斐然,影响巨大。他开创性地创立了文学地理学批判理论,创立了南海学派。作为一位才华横溢、笔耕不辍的诗人和作家,邹教授的十四行诗,取“拿来主义”之态度,师夷敢超越、食古能化之,写得摇曳生姿、气韵独具,写得情采并茂、美不胜收,充满了中国内涵、民族风格、时代特色。他与其他诗人一起,建立了当代中国的自然山水诗派——东林诗派。邹教授的散文,凝聚着丰厚的人生阅历、岁月积淀,无论是书写巴蜀故土的山川风物,还是记录神州游历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还是抒发亲情、友情、爱情,字里行间始终洋溢着至纯至真的家国大爱、至善至美的赤子情怀、至深至厚的人生感悟。读之品之,如饮陈年佳酿,令人唇齿留香,沉醉其中,回味无穷。 熊素娟副教授(以下简称“熊”):文学伦理学是近些年来文学讨论中的一个热门话题,有一些学者动不动就是文学伦理学,似乎任何文学都可以是伦理学讨论的对象,任何文学作品都可以从伦理的角度进行讨论,似乎没有了文学伦理学理论,就不能与不可讨论文学了。不知您是如何认识文学伦理学批判的出现及其价值的?“伦理选择”作为文学伦理学的核心术语之一,它的本义与延伸义是什么?不知您对此有什么样的认识? 邹建军教授(以下简称“邹”):首先我们要承认,文学伦理学是由中国学者自己提出来的一种文学批判理论,最近十多年以来许多人都参加其中,包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括本人在内。虽然我们作了很大的努力,然而文学伦理学的批判理论至今也并不完善。“伦理选择”只是文学伦理学批判中的一个术语,它的提出不是本国学者的专利,在西方早就有人在讨论这个问题。如“伦理选择”这样的术语,从理论上来说,本身没有任何讨论的价值,因为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