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新课程改革视野下的语文教学技能训练 当前高等师范院校和普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学,普遍存在对老师专业技能训练不足的问题。很多中小学都反映现在高校培育出去的老师从事语文教育教学工作的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而加强老师的专业技能训练,教材建设是不可缺少的。20XX 年 9 月,徐林祥和张中原主编、全国 20 所高等师范院校联合编写的《语文教学技能全程训练新编》,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该书作为《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相配套的教材,更多的侧重于实践的探讨、技能的训练,适应了当前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技能训练的需要。 该教材依据新课程的老师教育理念,全面介绍了识字写字教学的技能、阅读教学的技能、写作教学的技能、口语交际教学的技能、语文知识教学的技能、指导综合性学习与讨论性学习的技能、说课听课评课的技能、教学评价与反思的技能、开展教学讨论的技能、开发课程资源和校本课程的技能等语文教学技能,并从师范生培育的实际出发,讨论了各种技能的内涵、外延和训练要求,每种技能均附有案例评析和思考练习。 与同类教材相比,该教材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酋先,是关于技能涵义的创新性界定。关于教学技能的涵义目前国内外尚未达成共识。在众多的界定中有几种技能观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代表性。一是活动方式说。这种观点将教学技能视为活动方式或动作方式。这种技能观在我国心理学界和教育理论界颇为流行。1989 年出版的《心理学大词典》将技能定义为“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智力活动方式和肢体的动作方式的复杂系统”。1990 年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第一卷将技能定义为“主体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经过练习形成的执行某种任务的活动方式”。但是这种技能观是有缺陷的。因为活动方式说大多是针对动作技能来界定的。在教学活动中,大量存在的却是因教学对象、内容和条件不同而变化的非具体活动程序的技能。二是行为说。该观点将教学技能视为老师的教学行为。但是该观点忽视了人的内部心理因素在提高教学效能中的重要意义,将教学技能的外显因素(老师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的教学行为)当作技能的惟一因素,导致对技能的讨论停留在比较肤浅的经验描述上。三是结构说。该观点认为,教学技能不是单指老师的教学行为或认知活动方式,而是由二者结构而成的系列。但是描述技能的构成要素,虽然有助于我们认识技能的外延,却未给技能以明确的规定,未能很好地揭示技能的内涵。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