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_第1页
1/6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_第2页
2/6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_第3页
3/6
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产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委员会 超广谱β -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 -lactamase,ESBLs)是肠杆菌科细菌对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其预防与治疗已成为临床医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1],但国内外缺少相关问题处理的指导性意见。《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杂志(电子版)》编辑部和《医学参考报·感染病学频道》编辑部组织国内部分专家制定本《共识》,以对ESBLs相关问题的处理提供指导。 一、超广谱β -内酰胺酶及相关概念 1.β -内酰胺酶及分类:β -内酰胺酶是指细菌产生的能水解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灭活酶,是细菌对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其分类见表 1。 2.超广谱β -内酰胺酶:细菌在持续的各种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选择压力下,被诱导产生活跃的及不断变异的β -内酰胺酶,扩展了其耐受头孢他啶、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等第 3 代及第 4 代头孢菌素,以及氨曲南等单环β -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的能力,这些新的β -内酰胺酶被称为ESBLs。ESBLs 属于 Ambler 分类的A类和D类酶,按 Bush 分类属 2be。根据质粒所携带编码基因同源性的不同,ESBLs 主要有 TEM、SHV、CTXM、OXA 型。还有一些少见的ESBLs 型别,如 PER、VEB、CMZ、TLA、SFO、GES 等。引起临床感染的产β -内酰胺酶细菌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孢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等。 二、产ESBLs 细菌感染的流行因素及发展趋势 自 1982 年在英格兰首先发现产ESBLs 克雷伯菌后,产ESBLs 细菌的流行在世界各地广泛报道。ESBLs 主要存在于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其中又多见于肠杆菌科细菌[2-4]。在肠杆菌科细菌中以大肠埃希菌和克雷伯菌最为常见,克雷伯菌包括肺炎克雷伯菌和产酸克雷伯菌。其他常见产ESBLs 细菌有产气肠杆菌、变形杆菌、沙门属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菌、铜绿假单胞菌、不动杆菌属等。 各个国家和地区产ESBLs 细菌的发生率明显不同。日本、荷兰等国家产ESBLs 细菌的发生率很低,而法国、印度等国家产ESBLs 细菌的发生率很高,可有高达 50%以上的克雷伯菌属的细菌产生ESBLs,而且具有较严重的耐药性。我国大陆不同研究者报告的产ESBLs 细菌发生率各有不同,大肠埃希菌发生率大约在 40%,肺炎克雷伯菌发生率更低一些。 产ESBLs 细菌主要在医院内引起感染和流行,其中60%发生在大型医院,特别是教学医...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防治专家共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