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理论对小学生美术写生教学的启示浅谈陶行知“六大解放”教育理论对小学生美术写生教学的启示 摘 要:陶行知的“六大解放”思想指出: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学中,解放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孩子的身体,使他们能动;解放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孩子的嘴巴,使他们能问能说;解放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够到大自然大社会里取得更丰富的学问;解放孩子的时间,让他们尽兴地“玩”,尽情地画。这一思想从根本上解放儿童,让他们说出对现实世界的精彩理解,制造出五彩斑斓、个性十足的儿童画,做一名有思想、有情感的小画家。 关键词:六大解放;写生;有思想;有情感 一、前言 从事美术教学以来,我时常在写生作业中发现儿童自己对于生命个体的独到感受及带有强烈个人情感色彩的美术语言,从而形成的具有儿童最本真、最原始、最纯粹、最纯朴、美感的画面。但是,这些画面时隐时现,稍纵即逝。我想,这是纯属于儿童心灵的痕迹,是儿童艺术中最宝贵的地方。 这些儿童所制造的个风光貌,是以未经逻辑整理和文化沉淀的意象形式所呈现,富有“妙在似与不似之间[1]”的情趣。它是儿童在各个阶段思想与精神的直接体现,朴素得直击心灵,纯粹得引人入胜,是“由美入真”的深刻感悟,更是探入生命跃动的核心所在。由此可见,发现这些宝贵的画面,读懂这些强烈的情感语言,是解放学生制造性和创新力的第一步,也是小学美术精神之所在。 二、写生与“六大解放”的联系 小学阶段的美术,在技法学习方面,一般以临摹为主要学习方法,注重习百家而夯基础。然而一味地摹写,儿童思想则会被束缚,进而是套公式般的生搬硬抄,无论从构图到人物形象都“有迹可循”。更有甚者,若是将他的“资料一概没收”后,他竟然無从下手。此时,若在课堂上设置一系列形式多样的写生活动,通过互动沟通,激发其潜在能力,既能帮助儿童克服绘画表现的程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式化问题,还是培育其形象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清代四僧之一的石涛曾说“搜尽奇峰打草稿也”[2],也就是绘画创作离不开写生。他认为创作时应该多观多思,多磨多练,才能迸发创作的灵感,绘画意境才能够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作品当中。懂得“搜奇峰”是讲明写生的重要性,多“打草图”是要多下苦功,写生和苦功相结合,画乃大成。 这与陶行知的“六大解放”[3]思想,即“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能想;二、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三、解放学生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