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一致性·互补性生成语言学·认知语言学·一致性·互补性 摘 要:认知语言学与生成语言学都以进展语言学的普遍理论为根本指向。两种理论所赖以进展起来的哲学理论基础虽然不同,但是都重视语言讨论中观察、描写和解释的充分性,强调语言理论不仅能适用于对某一种语言的描写,更要适用于描写所有的语言。两种理论和方法应该说对解释语言、探究语言的本质都做出了极大的贡献。生成语言学方法长于现象描写,认知语言学方法长于理论解释。 关键词:认知科学 认知语言学 生成语言学 互补性 一致性 认知语言学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而认知科学是一门由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哲学和生理学等多学科组成的交叉学科。这些学科有一个共同的兴趣:对人的大脑的本质的讨论。认知语言学是在继承以往诸多语言理论的基础上进展形成的,它尽管声称与乔姆斯基理论背道而驰,但也吸收了乔姆斯基语言学派的一些观点。正如 Taylor(王寅,20XX:28)所说,生成语法学派不是一无是处,也不是要抛弃其所有观点。两派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1.都用认知的方法,从心智内部来分析语言(乔姆斯基首先提倡语言讨论中的认知转向);都认为语言是思维的窗口,心智的镜子。 2.都认为思维是无意识的。 3.都侧重对语言作出解释。 4.都认为意义具有内在性、不确定性。 一、第一代认知科学与第二代认知科学 认知科学是连接哲学、心理学、人类学、语言学、脑神经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新学科。它试图建立人脑是如何工作的理论。大部分认知科学的指导原则是把人脑视为像计算机一样处理符号,也就是作信息处理的系统。认知科学是一门高度推论性的学科,它从观察人们执行智能任务的行为开始,到作为行为基础的抽象心理机制理论化或模型化结束。 认知科学的兴起与认知心理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认知心理学对人的认知机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制,特别是对人的言语机制的探究是实验性质的。从假设到实验设计,从收集数据到数据分析,用数据分析的结果来否定原有的假设,以此验证某种认知过程的某种特征。认知科学的方法则不同。人们用计算机对人的认知机制进行模拟,使模拟的结果符合认知心理学讨论的结果。 认知科学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建立在英美哲学基础上的认知科学,另一种是独立于任何事先就决定讨论结果的哲学假设的认知科学。 第一代认知科学旨在适应主张形式主义的英美哲学;受此影响的人工智能理论、心理学上的信息加工论等都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