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盈盈闪动的甘河盈盈闪动的甘河 朱明东 火车驶入大兴安岭,便会跨过甘河。甘河流过加格达奇,给这座小城增了色。 河打城南流,似小城的脉; 小城靠河而建,像河的七色滩。水利专家老李说,别小瞧这条河,这可是咱小城的宝贝疙瘩。我问:“叫甘河,是甘甜的意思吗?”老李摇头:“甘河是鄂伦春语,是大河的意思。” “这大河很长吗?”我又问。 “咋不长?从内蒙古的伊勒呼里山西边算起,到嫩江口,差不多五百公里。光流经咱们这块,也得有百十来公里。”老李自豪地说。 甘河原本名气小,待到 1961 年的某一天,叶圣陶的一首诗让甘河声名鹊起:波梳水草成文理,澄澈甘河天影蓝。高柳临流蝉绝响,清秋景色宛江南。 “宛江南”的甘河四月初融,清泠甘洌,流而无泥。两百余天,激则浩浩,缓则无声。若壮汉时高歌猛进,似处子时脉脉含情。立冬后,其身安稳,渐进封冻,一河激昂梦,伴与风雪生。 大兴安岭建设初期,甘河孤寂,两岸荒凉。夏日,岸边埋锅造饭,开发意志澎湃了甘河水,火热了劳动场。冬天,吃水用麻袋,建设者们在河面上抡镐刨冰块。冰块比砖头大,大锅架木柈烧煮。冰融成水。待水沸开,舀一瓷缸子晾着喝,帐篷外冷内热,心里十分温和。甘河经曲曲折折,历坎坎弯弯,从小城西的老道口,贴着小城缓缓向东。待过城数公里后,洒脱而生动地来了个急刹车,成九十度角向南扬长而去。 到小城生活后,甘河渐进视野。水声音脆悦耳,清灵明澈爽目,好感与日俱增。小城临河而兴,依河而旺。一年四季,因甘河,小城的空气清新俊逸,舒爽怡人; 因甘河,小城轻快灵动,秀丽端庄;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因甘河,小城玲珑独好,风光长在。 倘若说小城是颗宝珠,甘河就是系在宝珠上的银链。站在高处俯瞰甘河,这哪是河啊,分明是一条上旋下转的玉带。起起伏伏间,甘河绕山岭,穿林地,转苍翠,成潺湲,一路坚定前行。时而,似一缕缠绵的清风,温婉轻柔,自由吹拂; 时而,像一匹奔腾的骏马,粗犷豪迈,放纵不羁。就这样,它曲折向前,浪涛不息,硬是走出九曲十八弯。 甘河两岸,古老的牧歌宛如天籁。多民族共同生活于此,栉风沐雨,游牧狩猎。那岸边的熊熊篝火,不仅唤醒了千里群岭的壮阔,也培育了一方纯朴的民风。当户外温度低至零下三十几度时,封冻的甘河忽然喧闹起来。抽冰尜,马拉爬犁,滑冰,各色游艺竞相展现,甘河岸边遍插彩旗,锣鼓声声不断。不远处,一群冬泳爱好者,“扑通”“扑通”跃入开凿的河中,硬是将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