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工作计划2009年学校科研室要紧紧围绕学校“全力科学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注重内涵,协调可持续地发展”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明确科研工作与学校总体工作主线的密切联系,建立“以科研促科学教学,以科研助内涵发展”的认识,坚持科研管理规范化、资料统整系统化、课题管理过程化、课题研究全员化等方面开展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坚持立足校本、人本,紧贴教育教学第一线提高教科研工作实效,为学校内涵提升,教师专业成长及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断努力。一、总体认识二、工作主题深化课题研究提升成果质量三、工作思路•1、坚持一个核心抓手,即学校的龙头课题;•2、深化两个“三位一体”,即工作、学习、研究三位一体,教研、科研、师训相互融合;•3、深化学科子课题研究,加快锻造强势学科;•4、强化教师个体的科研意识,营造富有研究意识、创新精神的学校文化。四、工作任务及目标1、开展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的理论研究形成1-2篇关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的专题论文2、围绕德育和教学研究重点组织专题讲座让教师了解“课堂教学有效组织策略和技术”的基本原理;教师能够在研究课上体现相关原理的运用;教师教学行为有所改进,教学效率有所提高.四、工作任务及目标3、完善学科子课题研究各子课题组研究内容得到细化,旨在解决学科教学中的一个或若干个实际问题;子课题组通过开展行动研究,进一步丰富上学期撰写的学科研究报告。4、建立教师小课题群围绕学校龙头课题和学科子课题,每位教师有自己的小课题;“三位一体”的工作方式成为教研组、备课组及教师个人的工作行为。5、推出一批有质量的研究论文、案例在原有两本案例、论文专辑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和发现,本学期力争推出3-5篇质量较高的案例、课例或论文。6、做好课题研究过程资料的整理工作对课题研究资料进行即时整理,保证龙头课题、子课题、个人小课题的记录、表格、文字材料、电子文档、光盘等资料齐全完整四、工作任务及目标五、主要措施1、完善各项科研制度;2、进行形式多样的理论研究:运用理论文献研究、学校问卷调查、教师个案研究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教师实践性知识结构”进行研究。3、为课题研究提供服务:在上学期子课题自我评估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在已有“子课题研究规范”、“研究报告撰写规范”的基础上,继续为学科子课题研究及教师个人小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撰写范式等服务。4、开设专题讲座:策划并组织3-5场围绕德育研究重点、教学研究重点(“课堂教学有效组织策略和技术”)的专题讲座。5、与教导处共同改进和丰富教科研活动形式:教研组每学期至少申报一次校内公开的研讨活动,活动主题要涉及学科子课题研究,直面课堂教学,搜集学科信息,联系教学实际,开展交流活动,营造学术氛围。开学初两周内,每位教师自主确定开设校内公开课的课题和大致时间,每学期至少开设一节校级公开课,供专家、教师进行交流评议,使课题研究始终立足于课堂。学期末对本校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案例、教育随笔进行筛选、评比,加大向区、市各级各类竞赛推荐的力度。五、主要措施6、增强宣传意识,丰富对外交流形式努力发挥教师实践课程先行校的示范作用,利用网络、报刊等平台及时向兄弟学校、社会各界介绍我校教科研工作动态,宣传教科研工作成果,以期产生良好的社会影响,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知名度。•1)及时报道我校的教科研动态、亮点。•2)积极向上级报刊推荐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或案例,充分利用区科研网平台,交流、推广本校教师的教科研成果。•3)编辑学校龙头课题、学科子课题及教师个人各阶段的专辑,展示教师教科研的最新成果。•4)争取在下半年举行一次面向全区的课题成果交流展示活动。五、主要措施六、效果与评价•1、对照《普陀区教育科研工作评估指标》撰写科研室自我评估报告;•2、完善“教师研究课评价标准”;•3、完善“子课题组自我评估表”;•4、制定“教师小课题评价标准”;•5、校本培训学分认定。真如中学市级课题一.研究思路二.研究主题1、育德领域主题:班主任主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