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立足课堂,以教促研,探究教研科研焊接点立足课堂,以教促研,探究教研科研焊接点 科学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的科学。教育要进展需要教育科研进行引领。可一说起教科研,很多老师的脑海中就会冒出几个词:课题、论文、职称……还有的老师可能有一句感叹:高处不胜寒,咱们老百姓高攀不上。也有的老师也会面对现状嗤之以鼻——空中楼阁。教育科研变成了深奥的课题、晦涩的术语,太“玄”;“开题时轰轰烈烈,讨论中冷冷清清”,太“浮”;缺少做教育科研的方法,太“难”。教育科研选题太难太大,老师没有讨论自己的问题已成为制约学校教育科研进展的瓶颈。 这可能跟上级有关部门的决策和导向有关,于是我们很多情况下也在为装点门面而浮躁。这也和许多老师的有用主义精神有关系,职称到手,科研到头。所以说:现在的教科研在夹缝中生存、前进,教科研的尴尬也是教育的尴尬,也是整个功利社会、效益社会的产物。但是教科研对老师素养的提升、对老师专业的进展促进作用也是不可否认。我们不能因为许多现状的不满而全盘否定教科研的作用,关键是我们应该怎样进行? 我觉得教科研的尴尬关键在于讨论层面的断裂,讨论与实践的脱离、文本与课堂的脱离。最近几年,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随着肖川、朱永新、郑金洲等专家的呐喊,我们越来越意识到鼓舞老师捕捉教育现象,思考教育实践,总结教育行为,提升教育理念不仅是不能不为,而且是大有作为。要提高教科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做到教研和科研的和谐统一。因此,我建议我们一线老师的教科研要降低起点,重心下移。就是以教学后记、教育日记、教育案例、教学随笔、教学沙龙、教育论文的形式,鼓舞老师勤动笔,促使老师关注问题、付诸行动、冷静思考,将读书、实践、写作相结合,在这样的反复循环中逐步进展。课题从课堂中去找、讨论到课堂中去做,答案到课堂中去找、成果到课堂中去用。课堂是一切讨论的起点,也是终点。没有经验的积累就没有理论的提升。教研是教育科研的一条茁壮的根,是宽阔一线老师从事教育科研的根,而且这根是插在广袤的课堂上的,这里舞台宽阔,水分充沛,营养充足,空气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清新。人永远向上,而双脚永不离土地,这也是我们教科研的准则。立足课堂,寻根问源,打造真实是我们提倡的讨论原则和价值取向。 一、重管理、重氛围——让教研组成为老师讨论的大舞台 教研组是学校教学讨论的主阵地,是提升学校教科研水平,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机构。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