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胡性能:宁静与躲避胡性能:宁静与躲避 打开文本图片集 “祖父颠沛流离,辗转一生,最后概括为短短的几行履历,就像一根吃剩的齿刺不全的鱼骨头。仅凭这根残损的鱼骨,我们无法想象这条鱼活着的时候,它身体的流线、完整而闪耀着光泽的鳞片,更何谈它曾游过的江河、寄身的水草、经历过的酷热或寒冷的岁月。” ——胡性能《消逝的祖父》 胡性能,云南昭通人。九三学社社员。云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协会员、中国作协 8 届全委会委员,文学创作一级。1990 年开始发表作品,中短篇小说发表于《人民文学》《当代》《十月》《中国作家》等杂志。小说集《在温暖中入眠》入选中国作协 21 世纪文学之星丛书 20XX 年卷;中篇小说集《有人回故乡》入选中国作家前沿丛书;中篇小说集《下野石手记》入选云南作家精品文丛。获第十届《十月》文学中篇小说奖,云南文学奖等。 《消逝的祖父》是胡性能小说创作的又一个重要收获。这部叙写一个命途多舛的远征军老兵真假难辨的身份与破裂不堪历史的中篇,在《人民文学》20XX 年第 4 期刊发,随后,陆续被《小说月报》《长江文艺·好小说》《中篇小说选刊》等多家刊物收录转载,引起相当的关注。 与胡性能之前那些打着明显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印记的作品不同,《消逝的祖父》更像是一篇祭文,或是一首挽歌,关注的焦点从普遍人内在的人性,撤退到具体特别的历史之中,人性的开掘和剖析退居次要位置,历史与历史叙事作为主角,被推送到思想的聚光灯下接受质询,而不仅仅是事件发生的背景。 历史,与记忆相关。记忆,是胡性能小说蕴涵的关键词…… 童年,鲜花与雪 “在‘昭通作家群’中,我的写作是属于没有根的写作。”胡性能坐在电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脑前与虚拟的对手博弈。 “7 岁以前,我一直和外祖母生活在镇雄县一个偏远的乡下。她是一所乡村小学的老师,学校就设在一座被没收了的地主庄园,里面种满了桃树和李树。我发表在《花城》杂志 20XX 年第 2 期的中篇小说《记忆的村庄》,就有那个庄园的影子。像小说中所讲述的那样,在 7 岁以前,我很少接触同龄的孩子,那段孤独的童年生活,让我整天不停地胡思乱想,同时也埋下了我后来写作小说的伏笔。” 胡性能的外祖母解放前是颇有来头的大小姐,受过良好的教育。解放以后,被新政府从昭通县城安排到镇雄县一个偏僻的乡村做了一名小学老师。 “如今想来,那座被用来做小学校的地主庄园始终弥漫着神奇、诡异的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