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让信息时代的历史教学生机勃发让信息时代的历史教学生机勃发 善读史者智,精读史者慧。历史录先人之往事,记圣贤之足迹,现豪杰之身影,哲匠思想救世,英雄武功卫国;常读历史,抚今追昔,人生充盈,心灵丰润;不学历史,无有是处。历史让人运筹眼下,鉴往知来。历史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激发想象,振奋人心,启示将来。下面将教学心得逐做列举。 1 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加强老师本身的修养 1.1 网络资料周全详备,应有尽有 教学伊始,笔者清楚地认识到要想做好教学工作,必须精心阅读大量的历史书籍。网络上的资源总是琳琅满目,令人叹为观止:史学名著洋洋大观,二十六史彪炳史册、熠熠生辉;《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称为“九通”,再加一部《续皇朝通考》合称为“十通”,震惊中外;古史类《尚书》《世本》《国语》《战国策》《逸周书》《通鉴外记》等见解独特,源远流长;编年类《春秋》《左转》《竹书纪年》《前汉记》《后汉纪》《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国榷》《唐鉴》《东观汉记》等璀璨夺目。而且各种注解资料应有尽有,十分简易,点击鼠标即可下载,不费分文。 1.2 前人研读史书毕一生之功力 1)胡三省。前人研读史书,为史书注解的精神真是让人敬佩不已。为了给“续素王(孔子)之旨,成万世之标的《资治通鉴》”做注,闭门绝客,日夜奋笔;虽风烛残年,仍孜孜不倦地从事《资治通鉴音注》的修改工作,严寒酷暑毫不松懈。子女以其年高相劝阻,三省说:“吾成此书,死而无憾。” 2)毛主席。毛主席读了 17 遍《资治通鉴》,并且认真地给《资治通鉴》做批注。毛主席日理万机,南征北战,读书的精神令人闻之汗颜! 3)清代三大史学学者。赵翼“周密详慎,卓然可传”的《廿二史札记》、钱大昕“考辨严谨,言必成理,事必举证”的《二十二史考异》、王鸣盛“诠解蒙滞,审核舛驳”的《十七史商榷》并称清代三大史学名著,三位学者的博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大精深为历史学习照亮了前进的方向。 4)张舜徽。一代“通人”大家张舜徽,矢志自学,精读了《史记》《汉书》《三国志》,又通读了《资治通鉴》正续编,还认真涉猎了包括二十六史的史书,其事迹感人肺腑,催人奋进。 1.3 受到激励,完善自身 笔者开始涉猎《史记》《资治通鉴》《后汉书》《三国志》等,受到非常大的启发,学到了很多有益身心的知识,提高了自己的修养。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