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叙述的方式有很多种,如果按照叙述主体的人称不同,可以分为第一人称叙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叙述。第一人称,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第二人称,能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叙述人称的考查是近些年高考散文阅读常考的一个考点,包括客观题形式考查和主观题形式考查。这就需要考生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然后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一)客观题形式考查 【例 1 】2 0 0 4 年全国卷四《痛哭和珍》 2 1 .下列对这篇散文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文章从追悼会惨淡庄严的礼堂写起,连用六个“满”字,以鲜花和素联将冷森、凄伤、同情、激昂的气氛烘托到极至,读来使人潸然泪下。 B.文章主要以第二人称来写,便于抒发感情,既拉近了作者与刘和珍的距离,也拉近了读者和刘和珍的距离,自然实现了生者和逝者的对话。 C.对“街市上灰尘中那些蠕动的东西”的一段描写,形象地写出了当时中国老百姓的愚蠢、可怜、残忍和充满奴性,入木三分,极富批判性。 D.最后一段“然而我们不幸的生存者… … 又有谁来痛哭凭吊齿残下的我们?”深刻地揭示出时局的险恶、反动派的凶残以及对未来的担忧。 E.本文是作者赴刘和珍追悼会归来的当日连夜写成的,凄婉哀怨,而又蕴含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穷的力量,因而读来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答案〗B D 其中B 项考查了第二人称的作用,这一作用和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普希金的《致大海》“采用第二人称便于直接抒发诗人对大海的感情”的作用相似。 (二)主观题形式考查 提问方式:使用这种人称写的好处是什么?或:为什么要改变人称? 答题模式: 第一人称:亲切、自然、有真实感,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便于拉近距离感情交流,进行抒情,还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称:显得客观冷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便于叙事和议论。 【例 2】:2000 年全国卷 长城 ………… ( 6 ) 但 幻 想 毕 竟 是 幻 想 , 封 闭 终 不 能封 闭 。 几 多 和 番 公 主 的 幽 魂 , 带 着 环 佩的 响 声 在 月 夜 中 归 来 了 。 几 多 寒 霜 冻 硬的 弓 弦 , 射 出 了 断 喉 的 利 箭 。 蓟 门 被 踏平 , 燕 台 被 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