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身体与教育: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学前家庭教育身体与教育:具身认知视角下的学前家庭教育 摘 要: 本文在介绍具身认知及主要学习观点的基础上,依据具身认知的原则提出了学前庭教育原则和方法,并列举了若干实例。这些原则是:环境熏陶至重原则、身教重于言教原则、亲身体验重于灌输原则,方法有:带孩子“玩”起来、故事游戏化、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全方位接触和体验等。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学前儿童 家庭教育 教育思想 一、引言 学前家庭教育是教育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一个整体。中国历来重视学前儿童的家庭教育,就思想观念而言,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家庭教育观念受到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但以儒家思想为主的传统思想在中国的影响仍然随处可见。中西方教育思想各自受到观点迥异的哲学思想的影响,不同的思想在现实中不同程度地交织在一起,从不同方面影响着家庭教育观念。从我们耳熟能详的谚语和俗语可以窥见一二,例如“身教胜于言教”、“不打不成才”、“头悬梁锥刺股”、“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眼过千遍不如手到一遍”等。这些谚语、俗语反映了教育思想观念中对“身体”的看法千差万别,或者认为教育是一种纯粹思想观念的传递和心智培育[1],身体阻碍了学习,因此需要“打”、“悬发”和“刺股”;或者认为身体的实践行动对学习至关重要,所以“手过”胜过“眼过”;或者认为父母亲身的行为而不是说教对孩子影响更大,折射出人类先贤们对“人类是如何学习”、“教育应该怎样”等问题的思考。传统教育思想观念在日常生活和教育实践中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运用现代科学的讨论成果对以往教育思想进行梳理和辨析,对于继承和进展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从具身认知视角对中西方传统家庭教育思想进行审视,探寻建立在具身认知理论基础上的学前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 二、具身认知及学习观 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认知科学领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域出现的新认知观,它是以批判传统认知主义面目出现的。传统认知主义认为“认知是可计算的”,认知过程类似于计算机的符号加工过程,都是一种对信息的处理、操纵和加工过程。假如把大脑比作计算机的硬件,那么认知就是运行在这个“硬件”上的“软件”或“程序”。由于程序是独立于硬件的,因此认知是独立于包括大脑在内的身体的,是一种“离身认知”或称为“无身认知”[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