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限制性措施引发法律风险签订合同应尽可能详尽限制性措施引发法律风险签订合同应尽可能详尽 刘馨蔚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对全球贸易造成冲击。国际层面,世界各国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疫情影响的力度; 国内层面,中国出台众多防疫抗疫支持优惠政策。 在此背景下,中国贸促会法律事务部于 5 月 8 日举办“新冠肺炎疫情进展趋势及国际贸易限制性措施应对”线上培训活动(下称会议),邀请国际贸易、投资、税收、法律专家进行相关内容解读。 各国出台限制性措施,未来可能常态化 据 WTO 据测,20XX 年,全球货物贸易将由于新冠疫情大流行而下降 13%—32%。20XX 年,全球货物贸易将反弹 21%—24%,但这主要取决于疫情的持续时间和政策应对的有效性。 北京市高文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管健在会议上指出,疫情导致的经济下滑可能会超过 20XX—20XX 年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衰退。为应对疫情,各国政府干预货币和财政政策以应对经济低迷,并为企业和家庭提供临时收入支持。 疫情引发了各国实行诸多限制措施。管健介绍,贸易限制措施主要包括进口限制、出口限制(医疗物资/粮食)、SPS、TBT 等,其他限制包括口岸限制或关闭、交通管制、签证限制等,限制措施对象包括人(限制人员流动)、财(延迟付款、拒绝付款)、物(限制货物流动)。 与此同时,价值链中断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关键因素。管健认为,疫情对价值链的冲击主要通过三个途径。 一是关联效应。一国发生严重疫情将影响向其他国家出口中间品(前向关联),以及从其他国家进口中间品(后向关联)。一旦全球价值链断裂,每个国家都要承受供给冲击和需求冲击。 二是牛鞭效应。处在价值链上游的供应商往往维持比下游厂商更高的库存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水平,因此疫情所导致的下游需求萎缩将通过乘数效应放大至上游供给。 三是二元边际效应。疫情冲击将主要影响贸易的规模与数量,对贸易的种类与市场影响相对较小。 管健分析:“复杂价值链生产比简单价值链生产受冲击更为严重,因为前者涉及中间品贸易在全球的多次跨境。因此,电子通讯、交通运输设备、精密仪器等技术复杂产品的制造行业受到冲击最为严重。中长期看,此次疫情的冲击可能会重现或加剧价值链‘国内化趋势。” 此外,为遏制病毒传播而实行的强制交通和旅行限制以及零售和酒店设施关闭,使得服务贸易成为受影响最直接的产业。 “服务产品不需要在现在清理库存和在未来补充库存,因此疫情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