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2011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校外实践教学活动的通知各教学院部:思想政治理论课(简称“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是我校本科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思政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02年11月13日院长办公会的决定,从2003年开始,每年在大学二年级本科学生中开展“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活动,与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活动同步进行。为切实做好今年的“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工作,现将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联合制定的《2009级本科生“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安排》等内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并加强组织管理。特此通知教务处学生工作处团委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2011年5月27日附:1.2009级本科生“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安排;2.2009级本科生“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选题指南;3.2009级本科生“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培训通知;4.“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调研论文样式及各类表格。附件1:关于2009级本科生“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的安排一、时间安排2011年我校“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活动安排在暑期进行。二、参加对象全校各院部2009级全体本科在校大学生。三、教学内容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及其他社会科学课程的相关内容,根据选题要求开展社会实践调查研究与学习考察活动。2011年实践教学内容的主题是:探究国情民生、服务和谐社会四、基本要求1.每个学生选择一个课题进行调研,填写好社会实践选题与方案设计表(具体格式见附件4-1),做好调研笔记。2.根据实际调研情况,撰写一篇调研论文。调研论文要求做到有内容、有观点、有分析、有特色,字数不少于2500字。调研论文用A41纸按照规定格式打印。3.每个学生完成调研论文后,写好“社会实践调研论文鉴定表”(见附件4-3)中的个人小结。五、工作安排1.6月初,各班级由指导教师进行培训,培训重点是指导学生如何选择调研课题、如何开展社会实践调查、如何撰写调研论文等。2.本学期结束前,每个学生按照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拟定的实践教学选题(见附件2)的要求,根据个人学习兴趣和自身条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确定一个选题方向,并写好调研方案。3.学生在暑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期间,与指导教师保持联系,如果遇到问题,及时向指导教师寻求帮助。4.秋季学期开学后,每个学生将个人的社会实践调研论文按照规定格式(见附件4-2)打印一份,由各班学习委员统一收齐后按学号排序,并填写《江西中医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研论文清单》(见附件4-4)一式两份,请务必于8月29日(正式上课第一天)送思政部办公室。六、考核评价1.2011年秋季开学后,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组织指导教师对学生撰写的实践教学调研论文进行评阅。其成绩计入学生档案。2.优秀的调研论文由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在《江西中医学院报》组织专刊发表,并颁发证书。特别优秀的由指导教师推荐到刊物,争取公开发表。3.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对严重抄袭他人文章的情况,本次实践教学将给予“0”分计算。4.凡未提交调研论文或调研论文被评为“不及格”者,均不给予成绩,并必须随下一届学生重修。七、领导和组织形式1、“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在学校党委“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进行,由教务处为主牵头,学生工作处、团委、各院部学办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联合实施。各院部要在2009级学生中做好宣传发动工作。2、教务处负责组织专家对思政部指导教师批改后的实践调研论文进行抽查。附件2:2009级本科生“思政课”校外实践教学选题指南1.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调查2.影响大学毕业生择业意向因素调查3.影响大学毕业生成功就业因素调查24.大学生主流价值观调查5.思政课对大学生主流价值观形成的影响力调查6.农民增收速度及增收途径调查7.农村市场需求状况调查8.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调查9.农村农田水利基本设施现状调查10.农村林权改革实施状况调查11.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状况调查12.农村留守人员生存状况调查13.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