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格式可编辑体育产业发展概况体育产业是向市场提供各类专业体育服务消费品的行业,主要包括健身休闲、竞赛表演、体育中介、场馆运营、体育旅游、体育康复、体育培训、体育传媒等业务门类和体育服务贸易。加快发展体育产业,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的重要内容,是深化体育改革,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一)总量分析根据国家体育总局2015年发布的体育产业统计报告,2014年全国体育产业的总产出1.36万亿元,增加值4041亿元,从业人员478万人(见表1)。表1.2011-2014年我国体育产业总量情况年份/年总产出/亿元增加值/亿元从业人员/万人2011440072518920129500313637520131100035634182014135754041478(二)结构分析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从2015年我国体育产业主要业态的发展情况看(见表2),总产出和增加值依次排序是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培训、体育彩票、体育场馆管理活动和体育中介,其中增加值超100亿元有3个,超200亿元的仅1个;吸纳就业能力排位依次为体育彩票、体育健身休闲、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体育培训、体育中介活动和体育场馆管理活动,其中从业人员超过20万的有3个。表2.2013、2014年我国体育产业主要业态发展情况类别总产出/亿元增加值/亿元从业人员/万人增加值比上年增长幅度/%201320142013201420132014体育组织管理活动322.80352.91197.21215.632O.132O.445.64体育场馆管理活动81.789.3549.9254.592.622.665.66体育健身休闲活动251.67291.3O155.28179.7322.O621.7911.83体育中介活动43.4663.O214.2620.674.457.O134.84体育培训89.04151.3266.69113.6317.68l8.2360.44体育彩票9O.48110.7169.8174.6522.0322.043.32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水平在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还较大。体育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全国平均水平在20%左右,东部省份一般在30%以上,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在40%左右。中部省份基本在全国平均水平。这表明,体育产业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明显正相关。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环渤海经济圈和海峡西岸经济区仍将是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的重点区域。(三)主要业态发展情况1、健身休闲业健身休闲业是指向社会提供参与性体育健身休闲服务的行业。2014年,健身休闲业占到整个体育产业的份额达5.73%,从业人员21万人,实现增加值179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1.83%。从市场供给看,向消费者提供健身休闲产品的运营主体,主要是各种不同规模、不同性质的体育俱乐部。从经营项目看,这一市场呈现出国际化的趋势,既有高档的健身娱乐项目,也有大众普及型健身娱乐项目。从组织结构看,除国有的公共体育场馆、体育社团向消费者提供较为丰富的健身产品和服务外,社会及民间商业性健身机构积极顺应市场需求,向市场提供多样化的健身需求产品和服务。2、竞赛表演业竞赛表演业是指向社会提供观赏性体育消费产品的行业。2014年我国体育竞赛表演相关的体育组织管理活动从业人员2O万人,实现增加值215亿元,比上年增长5.64%。我国已逐步形成以足球、篮球、排球、乒乓球4大联赛为代表的职业体育格局,且正在成为竞赛市场的主角专业知识整理分享WORD格式可编辑3、体育场馆服务业体育场馆服务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观赏比赛和健身休闲服务的行业。随着我国体育场馆建设的快速发展,体育场馆服务业得到较快的发展。2014年我国体育场馆服务业创造增加值54亿元,占当年体育产业增加值1.74%,比上年增长5.66%,从业人员26600人。4、体育培训业体育培训业是指向社会提供各类体育培训产品的行业随着人们体育锻炼需求的日益旺盛,体育培训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2014年,体育培训业占体育产业的份额3.62%,从业人员18万人,实现增加值113亿元,比上年增长6O.44%。5、体育旅游业体育旅游业是指围绕体育核心吸引物而开展的专项体育旅游活动。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体育旅游迅速升温,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已初见成效。我国现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