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的实施意见胡锦涛总书记提出“要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协助党政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与创新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讲话和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切实发挥群团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与创新中的作用,提出如下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党联系广大职工、青年和妇女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把广大群众凝聚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为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建功立业,协助党委和政府做好协调关系、理顺情绪、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工作,为构建和谐辽阳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二、基本原则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原则;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民生的工作原则;坚持准确定位、协同作战的工作原则;坚持重在基层、整体推进的工作原则。三、工作目标1一是最大限度地把广大群众组织起来,团结在党的周围,进一步夯实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二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好、保护好、发挥好广大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我市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建功立业。三是最大限度地维护好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切实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四是最大限度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为党政分忧,为群众解难。五是最大限度地畅通广大群众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渠道,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六是最大限度地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四、主要任务(一)组织广大群众建功立业,在推动发展中促进和谐。在全市广大群众中广泛开展“当好主力军、奋战‘十二五’,为建特大型城市建功立业”竞赛活动。要把广大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关于实施五大发展战略、建设特大型城市的决策上来,把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上来,充分发挥工人阶级主力军、青年生力军和妇女半边天作用。紧紧围绕河东新城等新城新市镇建设、六大工业产业集群、四个服务业集聚区和农业产业化等2重点工作,广泛开展大规模劳动竞赛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立足岗位,勇于创新,多做贡献,争创一流。充分利用培训试验基地,设计有效载体,每年有计划地开展市级、县区级、行业、企业等劳动竞赛活动。参与的职工、青年、妇女每年达50万人次。通过大赛,建设一支适应我市实施五大发展战略的产业大军、青年先锋队、妇女能手。(二)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在履行职责中构建和谐1、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群众诉求表达机制更好地畅通群众表达诉求的渠道是及时化解矛盾的前提。群团组织要充分发挥接触群众最直接、最广泛的优势,建立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的预警机制。建立和完善信访制度,利用好工会、共青团和妇女维权热线,确保信访来访案件得到及时接收、办理和反馈;建立和完善专题调研制度,倾听群众意见,就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与有关方面定期调研,有针对性向党委和政府提出对策建议;建立和完善分析研判制度,对新的动态和可能发生的倾向性问题要及时分析,认真研判。建立和完善信息报告制度,遇到涉及群众利益问题和事件,及时报告。努力做到由被动接访向主动查排转变,由事后调解向事前防范转变,把大量的矛盾及时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2、建立健全劳动争议调解联动机制政法委、工会、人社局、法院、司法、信访、工商联、企业3家协会等联动各方,以调解先行为原则,明确责任分工,合力推动调解工作。市、县(市)区、乡镇街道都要建立劳动争议调解指导中心,企业要建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推动完善基层调解、裁前调解、诉前调解三道防线。发挥好劳动争议仲裁院、工会仲裁庭、法院职权合议厅的职能作用。基本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全覆盖劳动争议调解和劳动法律监督网络体系,增强劳动争议调解的实效性。司法部门要支持群团组织开展法律援助工作,建立快速、便捷工作机制。选聘一批素质较高、有一定法律知识、协调能力较强的劳动争议调解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