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成立投资公司可行性报告一、国内经济环境1、国际状况目前,世界经济下行压力进一步加大。近期美国经济出现改善苗头,但长期增长的势头依然微弱,美联储近日决定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延长至2014年。美国经济75%以上来自私人消费,受房地产低迷和失业率高的双重影响,消费增长很慢,科技创新、新能源、出口等战略调整还没有到位。失业是美国经济的大问题,目前失业人口超过1300万,近半数是长期失业,以青少年居多,这是过去没有的现象.目前其财政政策明显受到制约,货币政策持续宽松,但是效果并不明显。随着美国进入大选,出台大规模应对举措日益困难。欧盟领导人峰会对欧债危机问题束手无策或立场不一,不仅拖累实体经济增长,还导致标普等评级机构下调部分欧盟成员国的主权信用评级,欧盟经济今年只能蹒珊前行。日本经济长期靠外需拉动,但受日元升值、自然灾害因素的影响,2011年日本出现了30多年未见的贸易逆差,加上国内部分产业呈现外迁趋势,预计日本经济今年增长前景黯淡.在新兴经济体中,俄罗斯、巴西、印度、南非等国经济虽然保持增长态势,但由于通货膨胀困扰,在控通胀和保增长方面面临两难选择。欧洲主权债务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欧盟畏期高福利政策以及巨额开支使财政赤字、公共负债难堪重负,但这些国家还没有来得及进行政策调整,自身根上的问题和全球金融危机交织在一起,就出现了欧债危机。希腊等高负债国家历史遗留问题严重,经济持续负增长,政局普遍动荡。欧债危机对欧洲经济、政治的影响还在继续发酵,看不到彻底解决的希望.风险正从希腊等边缘国家向欧元区核心国家扩散,从公共财政向银行业扩散。尤为值得关注的是,今年上半年,主权信用尚好的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大国帆将发行新国债,一定程度上冲击着欧元区外围国家的发债成功率,拉升外围国家的发债成本,三大评级机构对欧元区一些成员的前景展望为负面,可能继续调降等级,市场信心较为脆弱。各国博弈更加激烈。在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下,世界政治经济格局酝酿深刻变化,各国利益诉求分化明显,在出口、科技创新等方面竞争将更加激烈,又恰逢多国大选,全球合作和政策协调难度明显加大。全球物价走势不容乐观。当前,供需矛盾尚未有效缓解,多种商品实际仍处于脆弱的紧平衡状态,加上发达国家持续实行超宽松货币政策,埋下了通胀的种子.在经济复苏放缓、失业率长期居高不下的同时,发达国家通胀水平却在逐步攀升.由于应对金融危机出台的大规模刺激措施所造成的负面效果开始显现,同时发达经济体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新兴经济体通胀压力加大。在2012年全年世界经济形势仍然面临诸多变数,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调整变化的过程极其复杂。世界经济完全走出低谷可能需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对复苏前景不容乐观。21世纪头10年,世界经济先是繁荣发展,随后经历风雨飘摇的国际金融危机进入艰难复苏的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未来10年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第一,世界经济处于焦虑状态。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社会一直处在焦灼与应急反应中。从发达经济体到新兴经济体,世界各地到处都弥漫着不安情绪,这种情绪充分表现在对经济形势的描述上。第二,当前世界经济需要依靠非经济手段,通过国际政治博弈来调节全球利益及区域利益.认清世界经济的新趋势、新特点,才可能从世界经济的困局中突围出来,进而找到新的发展机会,第三,美国重返亚太地区步伐加快.2、国内状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信息,2012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7.8%,其中,一季度增长8.1%、二季度增长7.6S,增幅分别比上季度回落0.8扣0.5个百分点。虽然从数字上看,GDP增幅已经连续6个季度回落,但从二季度的数据,特别是从5、6月的数据来看,国民经济的运行已经出现了缓中趋稳的迹象。从工业看,4月份到6月份,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长了9.3%、9.6%和9.516,不仅波动幅度很小,而且后两个月的增幅都高于4月份。从投资看,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4%,比1-5月份回升了0.3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同比增长4.4S,扭转了一季度负增长2.1%的局面。从消费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月份名义增长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