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大附中2017 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语 文 试 题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 )和第Ⅱ卷 (表达题 )两部分 ,共 10 页。时量 150 分钟 ,满分 150 分。第Ⅰ卷(阅读题 ,共 70 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命运共同体是当代中国基于全球化信息化所形成的“ 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 ”、彼此利益不可分割、生死相关、患难与共这一现实状况而提出的一个关于国与国、人与人关系认识及其意义建构的价值理念。这一既根源于现实世界关系状况又着眼于未来世界理想关系建构的价值理念远远地超越了一般共同体的层次和视域,主张发展起一种利益共生、情感共鸣、价值共识和责任共担的共同体伦理意识和精神 ,建构一种共生共赢共发展的伦理范式或类型。在中国 ,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可以追溯到《礼记· 礼运篇》关于“大同世界 ”的描写。中华先贤认为“ 大道之行 ,天下为公 ”, 儒家孟子主张 “居天下之广居 ,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大道 ”,道家庄子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提出“天地与我并生 , 万物与我为一 ” 的命题 ,佛教有 “大船愿载千万人” 的神谕 ,这都在某种意义上彰显了命运共同体的意蕴。在当代 ,命运共同体价值理念内涵的伦理精神是一种将利己与利他、利国与利群有机结合起来的己他两利主义和己群诸重主义。命运共同体在价值观上反对非此即彼的零和思维,反对损人利己的利己主义 ,也反对那种不顾及个人自由、尊严和价值的所谓绝对整体主义。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是指共同体内部个体与个体之间、个体与群体之间存在利益关系的共损共荣,亦即任何成员的价值、功绩和名誉,同时也是其他成员乃至整个群体的财富;前者的增加或减少,意味着后者的同时增加或减少。正是通过这一点,命运共同体将自己与其他共同生活形式,尤其是与现代的自由主义社会区分开来。因为在后者这里,人们所拥有的不是共同的利益,而是相同的利益——即他们都同样地追求自我利益的最大满足。同时 ,命运共同体也是一个情感共同体,建基于共同的情感追求和情感偏好。“亲仁善邻 ”“ 睦邻友好 ”是情感共鸣的集中表现,此处含有地缘共同体的某些天然情感要素,同时也需要后天的情感沟通和情感提升。那么,是否不是邻居的国家就不能成为情感共同体了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中国传统文化在很早的时候就形成了“海内存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