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潍坊地理重点知识提要一、概况1、地理位置: 山东半岛的西部,北温带(北纬35 度—北纬 37 度);南依沂山,北濒渤海莱州湾;东临青岛、烟台;南接日照、临沂;西临淄博、东营。面积占全省的十分之一。2、行政区划潍坊市 位于 山东半岛对外开放区,是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潍坊市辖潍城、奎文、寒亭、坊子四个市辖区,寿光、青州、安丘、诸城、高密、昌邑六市,临朐、昌乐两县,滨海、峡山、高新技术、经济区四个市属开发区。(诸城、寿光、青州为2008 年全国百强县)。寿光、寒亭、昌邑三县区临海。市政府驻地在奎文区。诸城市为潍坊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县级市。二、 人口与民族1、潍坊市人口稠密,以农业人口为主,人口的年龄构成由“青年型”迅速向“老年型”过渡。2、人口分布特点 :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中部平原地区 (包括弥河沿岸、潍河沿岸、胶济铁路沿线,大致呈H形地带,是潍坊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带),原因: 这里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经济发达,所以人口稠密。潍城、奎文是全市人口最密集的地区。北部滨海地区(原因土壤盐碱化严重)和南部丘陵山区(原因: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发展农业生产的条件较差。)人口稀疏。3、 民族:潍坊市居民以汉族为主,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回族和满族,青州是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地区。云峡河回族乡是我市唯一的民族乡,是回族集中分布的地区。4、 潍坊市存在的人口问题:我市 人口问题 主要是:升学、就业压力大,交通阻塞,农村劳动力过剩,受教育水平过低,以及人口文化技术素质偏低,人口老龄化突出等。原因是 :人口增长过快, 人口数量过多,与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的利用和环境保护不相适应。解决措施: (1)实施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2)大力推进科教兴潍战略,提高人口技术和文化素质。(3)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保健和全民健身运动,提高人口的身体素质。5、城市分布与城市化:(1)潍坊市依据“壮大中心城市带动区域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确定了市域“一主五副两翼”的城镇空间结构。(2)潍坊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带来的问题:环境污染、就业困难、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大量农村人口进城、人们婚育观念的变化、青少年犯罪等。解决措施:加强管理与保护,进行合理的规划与设计。三、 地形 :1、地形特征:(1)地形以平原为主,(2)地势南高北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