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世界常见聚丙烯生产技术工艺介绍发布于 10 月 10 日| 24 次阅读 近年来, 世界上气相法和本体法工艺的聚丙烯生产装置的比例逐年增加, 世界各地在建和新建的聚丙烯装置将基本上采纳气相法工艺和本体法工艺。特别是气相法工艺的快速增加正挑战居第一位的 Spheripol 工艺。根据 NTJ 公司称, 1997 年以来, 世界范围许可聚丙烯新增能力的 55%都是采纳 Novolen 气相工艺, 今后气相法工艺还将有逐步增加的趋势。 除以上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外, 原 Montell 公司于 20 世纪 90 年代又成功开发了反应器聚丙烯合金Catalloy 和 Hivalloy 技术。这两项技术的开发成功为聚丙烯树脂高性能化、 功能化以及进入高附加值应用领域制造了条件, 现均已工业化。当前, 聚丙烯的生产工艺按聚合类型可分为溶液法、 淤浆法、 本体法和气相法和本体法-气相法组合工艺 5 大类。具体工艺主要有 BP 公司的气相Innovene 工艺、 Chisso 公司的气相法工艺、 Dow 公司的 Unipol 工艺、 Novolene 气相工艺、 Sumitomo 气相工艺、 Basell 公司的本体法工艺、 三井公司开发的 Hypol 工艺以及 Borealis 公司的 Borstar 工艺等。 1、 淤浆法工艺 淤浆法工艺( Slurry Process) 又称浆液法或溶剂法工艺, 是世界上最早用于生产聚丙烯的工艺技术。从 1957 年第一套工业化装置一直到 20 世纪 80 年代中后期, 淤浆法工艺在长达 30 年的时间里一直是最主要的聚丙烯生产工艺。典型工艺主要包括意大利的 Montedison 工艺、 美国 Hercules 工艺、 日本三井东压化学工艺、 美国 Amoco 工艺、 日本三井油化工艺以及索维尔工艺等。这些工艺的开发都基于当时的第一代催化剂, 采纳立式搅拌釜反应器, 需要脱灰和脱无规物, 因采纳的溶剂不同, 工艺流程和操作条件有所不同。近年来, 传统的淤浆法工艺在生产中的比例明显减少, 保留的淤浆产品主要用于一些高价值领域, 如特种 BOPP 薄膜、 高相对分子质量吹塑膜以及高强度管材等。近年来, 人们对该方法进行了改进, 改进后的淤浆法生产工艺使用高活性的第二代催化剂, 可删除催化剂脱灰步骤, 能减少无规聚合物的产生, 可用于生产均聚物、 无规共聚物和抗冲共聚物产品等。当前世界淤浆法 PP 的生产能力约占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全球 PP 总生产能力的 13%。 2、 溶液法工艺 溶液法生产工艺是早期用于生产结晶聚丙烯的工艺路线, 由 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