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_第1页
1/59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_第2页
2/59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_第3页
3/59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第 一 单 元 :中 医 外 科 疾病 的 病 因 病机 ( 助 理 不考)1、外感六淫致病特点:(1) 风邪致病,其肿宣浮,痛无定处(2) 寒邪致病,不红不热,痛有定处(3) 暑邪致病=湿+热+耗气+伤津(4) 湿邪致病=“流水”(5) 燥邪致病:干(6) 火邪致病:热在发病过程中,由于风、寒、暑、燥诸邪毒均能化热生火,故外科疾病发生,尤以“热毒”、“火毒”最常见。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外来损害致病: 凡跌仆损伤、沸水、火焰、寒冻及金刃竹木创伤等。3、感受特别之毒致病:特别之毒除虫毒、蛇毒、疯犬毒、药毒、食物毒外,尚有疫毒及未能找到明确致病原因的病邪4、常见病因 :邪正盛衰、气血凝滞、经络堵塞、脏腑失和。但阴阳平衡失 调是疾病发生、进展的根本原因 。 第 二 单 元 :中 医 外 科 疾病 辨 证 ( 助理不考)下载后可任意编辑2、发于上部的疾病的病因: 多风温、风热3、 发于中部的疾病的病因:多为气郁、火郁4、发于下部的疾病的病因:寒湿、湿热多见5、局部辨肿:(记忆秒杀词)① 热肿 肿而色红,皮薄光泽,焮热痛苦,肿势急剧。见于阳证疮疡。 ② 寒肿 肿而不硬,皮色不泽,苍白或紫暗,皮肤清冷,常伴有酸痛,得暖则舒。见于冻疮、脱疽等。 ③ 风肿 发病急骤,漫肿宣浮,或游走无定,不红微热,或轻微痛苦。见于痄腮、大头瘟等。 ④ 湿肿 皮肉重垂胀急,深按凹陷,如烂棉不起,浅则光亮如水疱,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破流黄水,浸淫皮肤。见于股肿、湿疮。 ⑤ 痰肿 肿势软如棉,或硬如馒,大小不一,形态各异,无处不生,不红不热,皮色不变。见于瘰疬、脂瘤等。⑥ 气肿 皮紧内软,按之凹陷,复手即起。似皮下藏气,富有弹性,不红不热,或随喜怒消长。见于气瘿、乳癖等。⑦ 瘀血肿 肿而胀急,病程较快,色初暗褐,后转青紫,逐渐变黄至消退。也有血肿染毒、化脓而肿。见于皮下血肿等。 ⑧ 脓肿 肿势高突,皮肤光亮,焮红灼热,剧烈跳痛,按之应指。见于外痈、肛痈等。 ⑨ 实肿 肿势高突,根盘收束,见于正盛邪实之疮疡。 ⑩ 虚肿 肿势平坦,根盘散漫,见于正虚不能托毒之疮疡。下载后可任意编辑6、局部辨痛:(记忆秒杀词)① 热痛 皮色焮红,灼热痛苦,遇冷则痛减。见于阳证疮疡。 ② 寒痛 皮色不红,不热,酸痛,得温则痛缓。见于脱疽、寒痹等。 ③ 风痛 ...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医外科学重点总结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