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体经济是指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包括农业、工业、交通通信业、商业服务业、建筑业等物质生产和服务部门,也包括教育、文化、知识、信息、艺术、体育等精神产品的生产和服务部门。时政热点--振兴实体经济一、含义:(二)虚拟经济虚拟经济(Virtualeconomy)是相对实体经济而言的,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即以价值和信誉信用为基础,以金融系统为循环依托的虚拟资本交易并繁衍增值的经济活动,简单说就是直接以钱生钱的活动。广义地讲,虚拟经济除了金融业、房地产业,还包括体育经济、博彩业、收藏业等。(一)虚拟经济的有序发展,可以提高实体经济创造价值的能力,对实体经济具有促进作用;没有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发展就会受到很大影响。(二)虚拟经济源于实体经济,没有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便是“空中楼阁”,难以健康发展,虚拟经济本身不直接创造价值,需要实体经济与实体经济相结合。也就是说,虚拟经济不能脱离实体经济而独立存在。(三)实体经济的问题会反映到虚拟经济中,而虚拟经济发生的问题也会对实体经济造成影响,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会造成整个经济体系失去稳定性。。(四)振兴实体经济并不意味着排斥虚拟经济,而是要把握好“虚”与“实”的辩证关系,促进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协调发展,形成“虚”“实”良性互动的国民经济运行机制。(三)、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的关系(一)实体经济的作用二、作用1、发展实体经济,有利于更好地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解决就业问题;2、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化解差能过剩,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3、有利于增强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4、有利于培育对外竞争新优势,提升对外开放水平;5、振兴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国家强盛的根基。积极作用1.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2.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融通支持3.有助于分散经营风险4.有利于产权重组深化企业改革消极作用1.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加大实体经济动荡的可能性2.虚拟经济过度发展会挤占实体经济资金供给3.虚拟经济过度膨胀导致泡沫经济的形成4.虚拟经济过度膨胀还会掩盖经济过热(三)虚拟经济的作用三、我国实体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实体经济结构性供求失衡。近年来,国内消费需求不断扩大,消费结构升级明显加快,然而供给结构却严重滞后于需求新变化,一方面产能过剩,另一方面许多产品又供给不足,服务质量跟不上,满足不了消费者的需求,以致许多人跑到国外去买马桶盖、电饭煲等。(二)金融和实体经济失衡。大量资金游离于实体经济之外,或是在金融系统自我循环,或是兴风作浪。金融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快速上升,工业特别是制造业比重下降。其结果,不仅“脱实向虚”问题突出,实体经济受到挤压和伤害,而且金融风险隐患增加。(三)房地产和实体经济失衡。由于实体经济结构性矛盾,企业盈利能力较弱,加上“有形之手”不到位,许多政策不配套,各类资金一度纷纷涌入房地产市场投机炒作,推动部分城市房价快速上涨。而房地产的高收益,不仅进一步诱导资金“脱实向虚”,造成经济增长、财政收入、银行利润越来越依赖于“房地产繁荣”,还推高了实体经济的成本,使收益率不高的实体经济雪上加霜。(四)生产要素价格上涨,生产成本上涨,盈利能力减弱。企业面临着原材料、人力资源等多重价格上涨的影响。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战略”和发展中国家的“低端产品分流”导致制造业国际竞争加剧,给我国实体经济更好发展带来了双重压力。四、振兴实体经济背景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变动。自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深度调整阶段,复苏过程艰难曲折。危机深刻暴露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内在矛盾,科技进步、人口增长、经济全球化等过去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都先后进入换挡期,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最值得关注的,一是上一轮科技进步带来的增长动能逐渐衰减,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尚未形成势头;二是美、英、法等国“去工业化”并掉入“虚拟化陷阱”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