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范大学本科学年作业关于我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与学现状的调研与分析——以《毛、邓、三概论》为例一、调查方法与程序:为了了解当代大学生对大学开设《毛、邓、三概论》的认识,我课题组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以我校大学生为例,通过分层抽样和便利抽样的调查方法来获取信息。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份,回收问卷50份,回收率达到100%。调查对象:女生3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72%,男生1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28%。其中理科学生人数占32%,文科学生人数68%;07级4人参与,占总比例的8%,08级15人参与,占总比例的30%,09级16人参与,占总比例的32%,10级15人参与占总比例的30%。所调查学生涉及历史学、外交学、旅游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世界史、汉语言文学、生物学、应用数学、化学、电子工程10个专业。调查程序汇报:第一天:查阅资料,全体小组成员查阅资料或上网查问卷格式,为问卷做准备。第二天:制作问卷,集中小组成员的问题,根据我们的调查目的删选出18个问题,做成问卷。第三、四天:发放问卷,按照我校男女比例、文理比例,采取概率抽样调查与非概率抽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分发问卷。第五天:统计分析,统计问卷答案,算出比例,综合分析。第六天:制作工作汇报。调查中的问题1.第二天制作问卷时,就问题的删选和答案的设置出现了异议,每个人都觉得自己设的问题很好,最后本着问卷设计的全面及答案的互斥性,完成了问卷的制作。2.第三天发放问卷时,为了简单想采取便利抽样方式发放,但考虑到结果的科学性,采用了便利抽样与分层抽样相结合的方式。二、问卷分析:为了整体评价思想政治课课程,调查问卷设置了各类基本问题。结果表明70%的学生认为开设思想政治课有必要。52%的学生认为开设思想政治课有一定的收获,有利于拓宽专业知识和培养能力素质。54.7%的学生认为思想政治课比较枯燥,不感兴趣,为此经常逃课。问卷还分别对学生的自我学习态度、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考试方法等作了相应的评价。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学生总体上对思想政治课开设的目的、意义等有一定的了解,大部分河南师范大学本科学年作业学生认同开课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学校对思想课的管理。但是通过调查也发现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学生层面上,发现很多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主观上不重视,普遍持冷淡态度,在专业课与基础思想课之间存在着两种明显不同的标准。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开设思想政治课的目的、意义不清楚。同时学生在对待思想课的态度上参差不齐,随意听课,只有16%的学生仔细听课,认真学习;66%的学生在上课时做自己喜欢的事,偶尔听一些感兴趣的内容。调查中学生自述经常逃课,不喜欢开课老师上课点名等管理措施。由于学生主观没有完全重视思想政治课,从而使课程开设的作用就没有完全体现出来。在教师层面上思想政治课教师存在教学态度不够认真的现象。教师本身讲课乏味,形式单一,缺乏互动。部分教师存在着知识更新慢的问题,知识结构老化,如36%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还行,符合学生的愿望;26%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枯燥无味。在教学方式上以大班授课为主,教学方法单一。有的教师对思想政治课课堂要求不严,甚至利用部分学生“混学分”的心理特点,采用少点名或不点名、简单开卷考或不考试来吸引学生选课,直接影响思想政治课的质量。这也直接影响了学生上课的兴趣、知识面的扩展和能力的提高。在管理层面公选课设置不够完善,教学大纲主要要求老师教授政治知识,能够综合某一专业基本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的课程亦少;思想政治课课程设置系统性、连贯性也不理想同时思想政治课教学监控体系不够完善,对教学质量、教师和学生的出勤率都缺少一个有效的监控网络体系。三、初步结论:现状的调查研究与对策分析第一、思想政治课应该与时俱进,与一些新颖、有亮点的学科联系起来,增强其实用性和吸引力;第二、思想政治课人数的最高限还是偏多,不方便管理和授课,应该压缩少点;第三、思想政治课应该适当配合社会实践;第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师管理,提高思想政治课质量吸引学生上课;第五,请一些外校著名的老师或某领域突出的人来讲课,丰富课堂内容。四、开设好思想政治课(毛邓三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