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附件1 北京市市级工法编写与申报指南 为指导我市建筑业企业编写市级工法,规范市级工法的编制内容和申报程序,根据《北京市工程建设工法管理办法》, 制定本指南。 一、市级工法的编写原则 建筑业企业在编写市级工法时,应当遵守以下原则: 1.工法必须是经过工程实践并证明是属于技术先进、效益显著、经济适用、符合节能环保要求的施工方法。未经工程实践检验的科研成果,不属工法的范畴。 2.工法编写应主要针对某个单项工程,也可以针对工程项目中的一个分部,但必须具有完整的施工工艺。 3.工法编写顺序是工法特点、工艺原理在前,最后引用一些典型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二、市级工法的选题分类 1.通过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形成有实用价值、带有规律性的新的先进施工工艺技术,关键技术的水平至少应达到国内先进。 2.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2 3.对现有的市级工法有所创新、有所发展而形成的新的施工方法。 三、市级工法编写内容 市级工法的编写内容,分为前言、特点、适用范围、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材料与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和应用实例11 项。 1.前言:概括工法的形成原因和形成过程。其形成过程要求说明研究开发单位、关键技术审定结果、工法应用及有关获奖情况。 2.特点:说明工法在使用功能或施工方法上的特点,与传统的施工方法比较,在工期、质量、安全、节能环保、造价等方面的先进性和新颖性。 3.适用范围:适宜采用该工法的工程对象或工程部位,某些工法还应规定最佳的技术经济条件。 4.工艺原理:阐述工法工艺核心部分(关键技术)应用的基本原理,并着重说明关键技术的理论基础。 5.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是工法的重要内容,文字不容易表达清楚的内容,要附以必要的图表。 ( 1) 应按照工艺发生的顺序编制工艺流程,重点讲清基本工艺过程,并讲清工序间的衔接和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关键所在。对于构件、材料或机具使用上的差异而引起的流程变化,应当有 3 所交代。 ( 2)操作要点应清楚地对工艺流程中的每项内容分别加以描述,以便于施工中指导具体操作。 6.材料与设备:说明工法所使用的主要材料名称、规格、主要技术指标;主要施工机具、仪器、仪表等的名称、型号、性能、能耗及数量。对新型材料还应提供相应的检验检测方法。 7.质量控制:说明工法必须遵照执行的国家、北京市(行业)标准、规范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