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浙 江 X X 重 型 锻 造 有 限 公 司热处理中心文件名称: 热处理工艺规程文件编号: HT/GC-01-A 制定: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版次: A/0 共 12 页受控号:生效日期:修改编号修改页数修改状态修改人审核批准生效日期2 热处理工艺规程1.0 热处理工艺规范1.1 退火及其目的把钢加热到其一适当温度并保温,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方法,称为退火。根据退火的目的和工艺特点,可分为去应力退火,再结晶退火、完全退火、不完全退火、等温退火、球化退火和均匀化退火等。退火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2)细化晶粒,改善钢中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为最终热处理做好组织准备。(3)消除内应力,消除由于塑性变形加工、切削加工或焊接造成的内应力以及铸件内残留的内应力,以减小变形和防止开裂。(4)使碳化物球状化.降低硬度。(5)改善或消除钢在铸造、锻造和焊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组织缺陷,防止产生白点。在大多数情况下,退火一般为预备热处理,通常安排在铸造或锻造之后.粗加工之前,目的是为了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细化组织,为最终热处理做组织准备。对于一些要求不很高的工件,退火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消除内应力退火往往在铸造、焊接、压力加工或粗加工之后。1.2 均匀化退火(1)定义:均匀化退火也称扩散退火,是把钢加热到远高于Ac3 或 Acm的温度,经长时间保温,然后缓慢冷却的热处理工艺。(2)目的:是使钢的成分均匀化,消除成分偏析。在高温下,钢中原子具有大的活动能量,有利于原子进行充分的扩散,从而消除成分偏析及组织的不均匀性。以减轻钢在热加工时产生脆裂的倾向和消除铸钢件内应力,并提高其力学性能。(3)范围:适用于铸钢件及具有成份偏析的锻轧件。(4)工艺:加热温度为Ac3+150~200℃,保温时间为10~20h , 随炉缓冷至 350 ℃ 以下出炉。由于退火的加热温度很高,保温时间又长,很容易引起晶粒长大,需在退火后进行细化晶粒的处理,如进行压力加工使晶粒碎化,或通过完全退火、正火使晶较细化。1.3 再结晶退火(1)目的:A、消除加工硬化,降低硬度。B、 消除冷塑性变形后的内应力。(2)范围:主要用于冷变形加工的工件。如工件经冷冲压或拉伸后,为降低硬度,便于继续进行冷变形加工,均需进行再结晶退火,也称工序间退火。对于某些冷变形加工零件,为消除加工硬化及内应力,再结晶退火也可作为最终热处理。(3)工艺:再结晶退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