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桥区园艺学校关于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管理办法近年来,在校园及周边持刀侵害学生、教师人身权利的违法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个别学生随身携带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进入校园,给师生人身安全带来一定威胁,影响了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稳定。各级公安、教育行政部门对禁止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进校园活动提出明确要求。为保障广大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全力维护校园安全,为广大师生创造更加和谐的校园周边秩序,特对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进入校园提出如下管理要求。一、教育告知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的危害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如果屡教不改,就构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所说的严重不良行为,就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的危害性在于:一是由于玩耍而伤及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事故。二是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犯罪工具,危害公共安全。三是由于携带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助长了学生逞强好胜的心理,一旦与同学发生冲突,随身携带的管制刀具很可能成为造成伤害事故的凶器。因此,制止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需要。教育范例:A.学生陈某,出于好奇,在地摊上买了一把弹簧刀。一天,他与同学小于一起去学校,途中二人因口角而扭打,身单力薄的陈某争不过身高马大的小于,情急之下,抽出弹簧刀向小于扎去。小于顿时血流如注,躺倒在地,当场死亡。B.学生张某,因课间下楼道时不小心撞了学生何某,张某没有及时道歉,造成两人拉扯,产生矛盾,由于没有报告老师化解,双方也不能冷静对待和正确处理,导致晚自习后何某用刀捅向张某腹部,送医院抢救无效当场死亡。有的学生也许会说,现在出门带把刀,只是为了防身,难道这也犯法吗?实际上,不少未成年人随身携带刀具可能是出于防卫的需要,认为身上有武器就显得有身份,没有人敢欺负自己。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因为他不能保证不使用这把刀,更不能保证他的刀不被别人甚至坏人抢走,成为伤人的凶器。青少年思想比较简单,遇事容易冲动、偏激。在校内外同学之间发生一些磨擦或矛盾都是难免的,一旦不能控制自己,就会酿成无法预计的后果,既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和家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所以根据公安部门对部分刀具实行管制的暂行规定,不仅仅是未成年人,即便是成年人随身携带属于管制范围的刀具,也同样是不合法的。同时,我国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对于非法携带管制刀具的人,即使其未造成任何后果,也要给予治安处罚。青少年应该做一名明智的守法者,认清携带管制刀具的危害,保证自己及他人的健康成长。二、落实禁止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进校园的管理措施(一)明确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种类匕首、三棱刀(包括机械加工用的三棱刮刀)、带有自锁装置的弹簧刀(跳刀)以及其它类似的单刃、双刃、三棱尖刀、水果刀、工艺刀具等能够对人身造成伤害的刀具、棍棒、具有风险性的游玩器具、具有腐蚀性、毒害性物品等。(二)管制刀具、棍棒等危险物管理措施1、认真进行法制教育,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的作用,采取召开学生大会、张贴标语等形式,大力宣传携带刀具进入校园的危害性,教育中小学生主动远离管制刀具;对携带管制刀具的在校学生,开展正面教育,强化守法意识,对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的,依法严肃处理;同时加强校园周边商店、摊点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进依法严查在校园周边贩卖管制刀具的商贩以及非法携带管制刀具进入校园的社会人员。各班每期至少开展一次禁止学生携带刀具、棍棒等危险物的专题宣传、教育班会活动(有教案记录),大力宣传国家、公安部以及学校有关刀具管制的规定,同时列举范例,告知其危害性,明确要求。着力解决学校学生携带管制刀具、持械伤人、棍棒等危险物影响师生安全、身心健康的问题,极力控制防范校园内打架斗殴案件,切实维护学校师生利益,确保校园教学、工作、生活环境、治安秩序良好。2、集中精力做好学生携带刀具的防范与收缴工作。每期开学及每周收假要对学生携带的刀具、棍棒等危险物进行彻底清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