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数学说课的目的、内容、方法及思考“说课”产生于上世纪80年代末河南省新乡市,这种“草根教研”形式刚一推出,就受到了基层学校和教师的普遍好评,很快风靡全国。一、为什么说课?——说课的目的每遇教学观摩,总有人问:“如何说课?”开始不解:说课不就是把你的教学设计讲给别人听,让别人知道你的意图、规划、教法及处理相关问题的对策吗?面对的也只是一节课、教学中的基本单元,课怎么讲就怎么说,怎么会是一个问题呢?进而一想:如果只是说说而已,当然不是问题。但说课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如何说”是由“为什么说”决定的,说课的目的不同,说课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假如为了获奖,你就得熟悉评奖规则、评分标准和评委的审美倾向。尽管你明知评奖规则不尽合理、标准会抹煞个性、评委持有偏见,你还得选择顺从,除非你是特立独行者,为坚持某种信念勇于向世俗挑战。由此看来,“如何说课?”还真是一个问题。而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必须追问:我们为什么说课?说课产生于优质课评比的需要,由于展示活动的时间有限,为了给更多青年教师以机会,有必要把课堂教学的45分钟压缩,而又要不失一节课的整体形象和必要细节,从而尝试用叙述一节课的方式来取代对这节课的展示。说课的发展史说明,说课不是讲课,不是教学活动,而是教学交流活动。同时也说明,它的产生必然带有某种功利色彩。但不论是交流的需要,还是功利的需要,它都指向了教学研究。说,只是台上的表演,而幕后则是研究。说课使教学研究活动由报告、讨论、观摩课及其点评等形式得以进一步拓展,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说课作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形式,至少有三个特点:1、它具有案例研究的特点说课一般是说一个内容单元,比如一课时,它其实就是一个案例,要把一节课说清楚,就得把这个案例研究清楚。为什么从一节课就可以看出设计者的理念、风格及其对课程的理解?因为一节课就是一个案例,它不仅是一个代表,还包含着设计者教学思想、教学经验的全部信息。2、它具有叙事研究的特点“教育叙事研究”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教育叙事讲述的内容通常包括:教师自己是否遇到了什么教育问题或教育困惑,遇到这个教育问题的情境是怎样的,问题发生之后,又是怎样想办法解决的,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一些有意义的教育事件,是否有值得叙说的细节。不难知道,说课不过是特殊的教育叙事,是关于一节课的教育叙事、关于这节课完整故事的教育叙事。3、它具有行动研究的特点行动研究法就是在具体的行动中开展研究,其基本程序是:计划——实施——反思和评价。行动研究在研究目的上突出“为行动而研究”;在研究对象上突出“对行动的研究”;在研究空间上突出“在行动中研究”。注意到讲课是一种行动,说课就是为这行动研究、对这行动研究并在这行动中研究的活动。实践证明,案例研究、叙事研究和行动研究是目前最适合中小学教师的研究方式。说课正处在这三种研究方式的交汇点上。现在我们可以回答这样的问题了:我们为什么说课?说课就是为了研究课堂教学,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说课还有助于我们进行教育科研的基本训练,从而提升我们自身的品质。为了研究课堂教学,为了进行教育科研的基本训练,这就是我们说课的目的。二、说课说些什么?——说课的内容由过去听上课,评上课发展到今天听说课,评说课这是教学研究活动的进步。为了更好地发挥系列教研活动的作用,我们应该把说课和评说课纳入听课和评课的研究活动之中。为了达到上述说课的目的,我们首先要明确说课的内容。按照以往的要求,说课的内容包括五个方面:说教材分析,说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说教法分析,说教学过程,说教学评价。按照目前中国数学学会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的要求,中学数学说课的内容包括以下六个方面:教学背景分析,教学目标设计,课堂结构设计,教学媒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评价设计。1、教学背景分析:⑴学习任务分析。正确说明本节课的核心概念、数学思想方法及相关知识的联系,明确教学重点。⑵学生情况分析。正确说明学生已有认知结构与新内容之间的关系,明确学生可能遇到的...